导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一、“中国思想史”与“中国哲学史”
二、探寻上古学术思想的源流
三、阴阳以及《周易》是上古学术的关键内容
第二节 主要研究方法
一、“走出疑古”,重新梳理上古文献资料
二、“以中释中”,进行上古道术思想解读
第三节 研究前提与研究预设
一、关于“上古”时期的界定
二、“三皇时代”和“五帝时代”的历史划分
三、“道术”概念的内涵
四、上古道术思想史研究的意义
五、上古道术思想史的研究基础
六、道术与方术的区别与联系
第四节 关于文献基础的若干说明
一、《易传》内容的复杂性
二、《庄子》“寓言”的重新定义
三、《列子》的史料价值
第二章 图形之阴阳:三皇时代的道术思想
第一节 八卦与阴阳
一、伏羲与伏羲画八卦
二、八卦中的阴阳
第二节 阴阳与河图、洛书、太极图
一、河图、洛书、太极图的历史记载与重新梳理
二、河图、洛书、太极图中的阴阳
第三章 人体之阴阳:五帝时代的道术思想
第一节 黄帝的道术思想
一、黄帝与《黄帝内经》
二、黄帝的道术思想
三、《黄帝内经》中的阴阳
四、《黄帝内经》中的五行
第二节 尧、舜的道术思想
一、尧的道术思想
二、舜的道术思想
第四章 筮法之阴阳:夏商西周时期的道术思想
第一节 《连山》《归藏》《周易》中的六十四卦
一、关于《连山》《归藏》《周易》的基本文献
二、《连山》《归藏》《周易》中的六十四卦
第二节 《周易》中的本卦之卦推理模型
一、关于《周易》的编撰
二、《周易》中的本卦之卦推理模型
总结 上古道术思想史概论
余论 对中国哲学史叙述方式的若干思考
一、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范式
二、中国哲学史的其他叙述方式
三、对中国哲学史评价标准的补充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