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民族曲艺花繁叶茂(代序)
第一辑 瑶乡新绣
一诺千金
瑶乡新绣
梦圆时分
象饮清漓
侗寨的故事
漓江渔火
探监
漓水谣
姊妹花
瑶山春燕
导游“莫狗肉”的故事
情系北部湾
闪光的金子
军歌嘹亮
依依春兰情
海天书情
烽火临阳
采访黄广辉
心中的彩虹——寄自灌凤高速公路建设工地
印象·东门湖
40年前采访“漓江画童”
随感三章
七星岩的春色
谒拜张曙墓
《风情桃花湾》前言
爱恨情仇
猫儿山美机残骸发现前后
美女和放牛娃——陆城臣山培风宝塔的故事
环卫工小张
“把爷师傅”(特写)
第二辑 艺苑撷英
广西文场是漓江流淌的优美旋律
文场的由来及其特性
百啭黄鹂深树鸣——文场的唱腔曲牌
“瞎派”“光派”并蒂花开竞争艳——文场的演唱流派及演唱风格
金紫臣与《最新琴弦曲谱》
满谦子和他的文场理论
全才的曲艺大师王仁和
文场大师刘玉瑛对青年的殷殷嘱托
演编创导研集于一身的文场大家何红玉
演唱细腻柔美的“越调王”陈秀芬
问鼎文华奖的文场传承人李伟群
春华秋实 桃之灼灼
从创建“广西文场之乡”到“中国曲艺之乡”
在《李向群的故事》出版的日子里
布袋子促销记
风生水起的广西通俗文学热
《桂林文化》杂志出刊始末
曲随时代 艺为人民
文艺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
2019年在荔浦市曲艺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壮族艺术奇葩——天琴弹唱
了解一点侗族琵琶歌的常识
来源于生活的《侗寨传奇》
看导演排戏
2013年参加马街书会纪实
小品是曲艺吗
茅盾题写漓江出版社社名
短篇叙事曲艺作品时段划分
发扬工匠精神 打造精品力作——短篇曲艺创新谈
倾力打造桂林渔鼓优秀节 目——桂林渔鼓《梦圆》创作札记
考官
我怎样看“书”——在桂林市某中学读书会上的演讲摘录………2l
被慰问
攀爬两座山峰的人——《钟仕聪桂林曲艺文学作品集》序
“漓江之声”一路走来
曲艺创新随想——在一次文艺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革命历史题材宏大叙事中的曲艺表达——创作桂林渔鼓《梦圆》《春暖瑶山》的感悟
第三辑 人生旅途
从陆城到桂林
儿时记忆(三章)
我曾叛逆过
压岁钱
戴家岭上
织篆
难忘乡音
1968年在陆城
1986年清明返老家
桂中79班——和谐家庭
八角塘纪事
1974年第一次游漓江
圆梦
2015年的一天
熟能生巧之眼水篇
自行车的快乐时光
那年我们去“长征”
保姆三章
哀母文
二两猪肝
王迪考上大学了
去鲁家村采风
江边即景
女儿在幼儿园的日子里
我在桂中当上了班学习委员
看电影琐忆
饭罐上的红薯
派发小广告的女人
寻找桂林大剧院
可敬的革命家庭——介绍小说《我的一家》
其然物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