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部分 文化的发展与先导的技术 1750-1939
第1章 文化的变革:新古典主义建筑 1750-1900
第2章 领土的变革:城市的发展 1800-1909
第3章 技术的变革:结构工程学 1775-1939
第二部分 一部批判的历史 1836-1967
第1章 来自乌有乡的新闻:英国 1836-1924
第2章 阿德勒与沙利文:大礼堂与高层建筑 1886-1895
第3章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与草原的神话 1890-1916
第4章 结构理性主义与维奥莱-勒-杜克的影响:高迪、霍尔塔、吉马尔与贝尔拉赫 1880-1910
第5章 查尔斯·伦尼·麦金托什与格拉斯哥学派 1896-1916
第6章 神圣之泉:瓦格纳、奥尔布里希与霍夫曼 1886-1912
第7章 安东尼奥·圣伊利亚与未来主义建筑 1909-1914
第8章 阿道夫·洛斯与文化的危机 1896-1931
第9章 亨利·凡·德·维尔德与移情的抽象 1895-1914
第10章 托尼·加尼耶与工业城市 1899-1918
第11章 奥古斯特·佩雷:古典理性主义的演变 1899-1925
第12章 德意志制造联盟 1898-1927
第13章 玻璃链:欧洲的建筑表现主义 1910-1925
第14章 包豪斯:一种思想的沿革 1919-1932
第15章 新客观性:德国、荷兰与瑞士 1923-1933
第16章 捷克斯洛伐克的现代建筑 1918-1938
第17章 风格派:新造型主义的形成与解体 1917-1931
第18章 勒·柯布西耶与新精神 1907-1931
第19章 从装饰艺术到人民阵线: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法国建筑 1925-1945
第20章 密斯·凡·德·罗与事实的意义 1921-1933
第21章 新集合性:苏联的艺术与建筑 1918-1932
第22章 勒·柯布西耶与光辉城市 1928-1946
第23章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与消失中的城市 1929-1963
第24章 阿尔瓦·阿尔托与北欧传统: 民族浪漫主义与多立克理性 1895-1957
第25章 朱塞佩·特拉尼与意大利理性主义 1926-1943
第26章 建筑与国家:意识形态及其表现 1914-1943
第27章 勒·柯布西耶与乡土风格的纪念性化 1930-1960
第28章 密斯·凡·德·罗与技术的纪念性化 1933-1967
第29章 新政的晦蚀:巴克敏斯特·富勒、菲利普·约翰逊与路易·卡恩
1934-1964
第三部分 关键的转型 1925-1990
第1章 国际风格:主题及各种变体 1925-1965
第2章 新粗野主义与福利国家的建筑:英国 1949-1959
第3章 意识形态的变迁:CIAM、第十小组、批判与反批判 1928-1968
第4章 场所、生产与布景术:1962年以来的国际理论及实践
第5章 批判性地域主义:现代建筑与文化认同
第四部分 世界建筑与现代运动
第1章 美洲
导言·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委内瑞拉·阿根廷·乌拉圭·秘鲁·智利
第2章 非洲与中东
导言·南非·西非·北非·东非·土耳其·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拉克·
沙特阿拉伯·伊朗·海湾国家
第3章 亚洲与太平洋
导言·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第4章 欧洲
导言·英国·爱尔兰·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前南斯拉夫·奥地利·德国·丹麦·瑞典·挪威·芬兰
结语:全球化时代的建筑学
译后记
参考书目
尾注
致谢
图片版权说明
索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