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书写立足“本土叙事”基础上的地理环境、气候生态、千古风习,并结合相关文献与田野样本,继而依托空间维度不同族群与地域文化构成的差异性、时间维度不同历史变迁交迭的考察,运用音乐文化整体研究与比较研究的视野,在多学科方法的指导下,对云南跨界而居相关族群在日常生活与礼俗仪式中活态传承的“敲打”行为进行了跨地域、跨族际的田野追踪与跨文化的口述,特别对包括整个中南半岛与云南“同宗共祖”“同源异流”的各民族多样化的鼓语音声进行了历史资料与田野镜像的通接,就其在特定情景中如何通过“有组织的音响”与“社会的身体”达成塑造心灵、显现世界的修复功能进行了现实维度的关照,更就鼓语音声对民众的情感意义进行了深描,以突破过往的书写误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