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阅读康有为
上部 三世说的性质:以“孔子改制”为中心
第1章 “改制教主”:孔子的新形象
一 孔子形象的传统勾勒
二 天命退隐、圣王湮没:从“诸子改制”讲起
三 文明:重构“改制”的主题
四 教主:重构“王”的意义
小结 文明教主、经学革命与三世说
第2章 重塑六经的性质与地位:以康有为《春秋》学为例
引言 文明变局与经学的危机
一 “《春秋》在义,不在事与文”
二 “身行乎据乱,而心写乎太平”
小结 三世说:经学作为政治哲学
第3章 “文明进化”:历史哲学色彩的形成
引言
一 “改制”、“进化”与经史关系的重构
二 三世说的历史解释功能
小结 三世说的“退化”可能
中部 三世说的内容:以“人为天生”为中心
导论 “人为天生”:康有为大同思想的根基
引言
一 “人为天生”说的形成
二 “人为天生”的性质转变
三 传统“人为天生”说提供了什么?
四 古今之变:天人关系与文明秩序
第1章 平等与政治的消解:以“君臣”为中心
一 平等:古今的连续与裂变
二 经学传统中的尊卑与平等
三 大同建构:普遍的平等与“君臣”的消解
小结
第2章 独立自由与共同生活的消解:以“夫妇”为中心
一 独立自由:从康有为、严复的倡导与忧虑说起
二 经学传统中的共同生活与独立自由
三 大同建构:绝对的独立与“夫妇”的消解
小结
第3章 “天下为公”与家庭的消解:以“父子”为中心
一 家与私:近代以来批判传统的一条主线
二 经学传统中的仁与孝、公与私
三 大同建构:新的“天下为公”与“父子”的解纽
小结
第4章 文明进化与人性的成全
一 性情与王教:从董仲舒的人性论出发
二 孟、荀人性论的分判与整合
三 从性恶到性善:文明进化对人性的成全
小结
下部 三世说的困难:目标、道路与尺度
第1章 脆弱的大同
一 人本院的意义与任务
二 胎教与人性
三 生育:大同的头等困难
小结 从“天生主义”之梦返回
第2章 道阻且长:通往大同之路
一 《大同书》的“实践”意图
二 游移的路线图
三 大同离我们有多远?
小结 褪去历史哲学的色彩
第3章 难以把握的进化尺度
一 从“温故知新”说起
二 三世进化的尺度困难
三 民初“共和乱局”下三世说的调整
小结 永恒的“升平世”:一种理解的可能
结语 从康有为重新认识经学及其现代处境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