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吴起其时
二、吴起其人
三、《吴子》其书
一、“图国第一”逻辑思路与精要新解
(一)“内文外武”,战略思想
(二)“先和而立”,战争思想
(三)“三五成战”,逐一击破
(四)“简募良材”,精兵思想
(五)“民心所在”,制胜根本
(六)“尊重人才”,知人善任
二、“料敌第二”逻辑思路与精要新解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三)观外知内,察进知止
(四)审敌虚实,趋其危势
三、“治兵第三”逻辑思路与精要新解
(一)赏罚有信,治军要则
(二)天下莫当,治军所指
(三)将帅有素,治军所需
(四)教戒为先,治军思想
(五)进止有度,治军有三
(六)训马有度,治军有备
四、“论将第四”逻辑思路与精要新解
(一)文武兼备,刚柔并济
(二)天时地利,“四机”并重
(三)三威令下,令行禁止
(四)因形用权,战而胜之
(五)相将之法,探敌虚实
五、“应变第五”逻辑思路与精要新解
(一)遭遇战
(二)击众战
(三)击强战
(四)近迫战
(五)峡谷战
(六)遇水战
(七)车马战
(八)反袭战
(九)城市战
六、“励士第六”逻辑思路与精要新解
(一)有功飨之,无功励之
(二)令而不烦,威震天下
附录一:《孙子兵法》与《吴子》比较
(一)从“重战慎战”到“五兵五服”
(二)从“修道保法”到“内修文德”
(三)从“知彼知己”到“审敌虚实”
(四)从“合文齐武”到“以治为胜”
(五)从“因敌制胜”到“因形用权”
附录二:吴子与《吴子》史料汇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