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一个自主创新的地震预测思路--走向天地生人综合研究
0.00     定价 ¥ 200.00
湖南大学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2845414
  • 作      者:
    作者:徐道一
  • 出 版 社 :
    地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一个自主创新的地震预测思路——走向天地生人综合研究》选编了作者徐道一自1957年至2014以第一作者发表的100余篇论文,所选文章内容广泛,涉及地质、古生物、地震、数学、天文、海洋等跨学科内容。20世纪80年代后,作者涉猎广泛,将自然科学与传统文化精华相融合,提出了天文、地质、地震、古生物、周易等相结合的天地生人综合研究思路,探索地震预测预报的新方法。
展开
目录
1 志留系
2 电子计算机与地质学
3 数理统计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4 数学方法在地层和地质构造研究中的某些应用
5 中国大陆年地震趋势的多因子综合预报
6 宇宙因素与地震
7 地震活跃期的宇宙背景条件
8 天文地质学的若干问题(摘要)
9 明清宇宙期
10月球和类地行星的化学成分的统计分析
11 Abundance variation of iridium and trace elements at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at Shangsi in China
12 中国大陆巨震和大震活动的分布
13 陆相和海相地层的天文对比方法
14 论古生物的抗灾变能力——古生态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15 中国文化传统与自然科学基本研究方法
16 Significance of a δ13 C anomaly near the Devonian/Carboniferous boundary at
the Muhua section, South China
17 论地质灾变的哲学意义
18 Three Main Mass Extinction—Significant Indicators of Major Natural Divisions
of Geological History in the Phanerozoic
19 地球、月球与类地行星的地质构造比较及其意义
20 中国天文地质事件研究进展
21 天地生各种现象的主周期序列及其重要意义
22 古生物大量灭绝——地质历史发展阶段划分的基本标志
23 唐山地震前浅井水位的趋势面分析
24 《周易》与现代自然科学
25 黄河下游减灾综合研究的重要意义
26 地球系统科学——一门新的综合学科
27 天地生综合研究的重要意义
28 从现代物理、系统科学看中国大地震预报研究的战略思想
29 严重自然灾害群发期与社会发展
30 太极序列·灾变·渐变
31 太极序列是现代自然科学通向《周易》的一个桥梁
32 略论毛泽东思想的第三个来源
33 中国大陆8级地震的有序性——一种新的预测方法
34 关于90年代有可能发生8级地震的预报意见
35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现代意义
36 地球科学不仅是牛顿科学的科学,更是系统科学的科学
37 Carbon isotope and iridium event markers near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in the Meishan sectio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38 天地生人系统观与太极序列
39 中国哲学思想在科学中的应用
40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for Improv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in China
41 地震决策过程的一些思路
42 磁暴与大地震的跨越式关系探讨
43 试论干支60年“周期”与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关系
44 新疆大地震的时间有序性初探
45 Spatial Ordering of M≥8 Earthquakes in the China Continent and Its
Adjacent Areas
46 Some Considerations on Earthquake Prediction Decision Process
47 为什么我们要转变预报地震的思路
48 Jumping—over Relation Between Magnetic Storm and Earthquake and the Great
Earthquakes in Japan During 1993—1995
49 试论阴阳是对待的统一
50 Equidistance Ordering of Large Earthquakes in North China
51 初论地质信息有序系列
52 Equidistance Ordering of Large Shallow Earthquakes(M≥7.5)in
Japan Since 1890
53 On The Network Features of Large Earthquake Oceurrences That Appear in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54 Spatiotemporal Ordering of Great Earthquakes(M≥8.0)in Asia During
1934—1970 Years
55 Equidistant Ordering of Shallow Earthquakes(M≥7.5)in and Around
Japan Since 1890
56 地质灾变现象的哲学意义
57 科学预测与预测科学——翁文波院士学术思想初探
58 试论超大型矿床的空间等距有序性
59 兴都库什大地震(M≥7)的时间有序性及其动力学意义
60 论科学与道德
61 Equidistance Ordering of Large Earthquakes in the Aegean and Surrunding Areas
62 复杂性科学:21世纪的科学
63 大地震发震时间二倍关系探讨
64 从1999年4月8日吉林深震看地震趋势
65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冲突和互补是21世纪主旋律
66 传统的“和”概念与当代“多样性”概念的崛起
67 亚洲大地震的时间有序性与沙罗周期
68 世纪之交看地震预测的争论
69 从大地震形成的网络性质看地震预测的争论
70 沙罗周期、8级大地震与太极序列
71 预测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8级大震的成果及其理论意义
72 大地震发生的网络性质——兼论有关地震预测的争论
73 The Network Features of Large Ealthquake Occurrence and Contirmntal
Tectonies in Asia
74 有关地球科学创新的几个问题
75 一阴一阳之谓道——试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对待统一
76 周易与21世纪科学
77 试论周易与持续发展
78 要尊重科学,但不能有科学主义思想
79 《周易》与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比较研究
80 太极序列和它在中国8级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81 关于北京“非典”疫情预测小结
82 “不能有科学主义思想”不是反科学口号——初答赵南元教授
83 青藏高原的剧烈隆起对中华文明产生的影响
84 从《归藏》发展到《周易》的启示
85 试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南大学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