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两山之路--美丽中国的浙江样本
0.00     定价 ¥ 58.00
湖南大学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13077494
  • 作      者:
    作者:孙侃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孙侃,知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大江壮歌》《大爱无悔》《我的心里有个魔鬼》《高速卫士吴连表》《烈火中的青春》《中国快递桐庐帮》《以美铸魂》《梦圆杭州湾》《乐在骑中》《日出钱塘升正气》《天堂流过一条河》《烈火雄心》《碧草鸟韵》,人物传记《屈原》《哥伦布》《沉抑曲家——张可久传》,散文集《在俯瞰中放松》,文学经典重写本《史记故事》《中国民间故事》等文学作品专著30余部,并在《今晚报》《新民晚报》等国内重要报刊连载。另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文学评论等作品500余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两山”之路:“美丽中国”的浙江样本》采用了报告文学的形式,以“两山”重要思想在浙江的实践进程为经,以大量生动形象的人物故事和典型实例为纬,全面反映了“两山”重要思想在浙江的形成、发展和实践的辉煌历程。“跳出浙江写浙江”、“跳出生态写生态”,《“两山”之路:“美丽中国”的浙江样本》在大时代、大背景、大趋势下叙写浙江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故事,既着力于反映浙江现象,又着眼于叙述中国故事和展示人类精神,努力把作品的主题、内容、人物、事件置于中国当代社会变革、绿色发展、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之中,立意高远,视野开阔。
  《“两山”之路:“美丽中国”的浙江样本》展示和总结了浙江“两山”实践经验,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了现实样本和文学读本。
展开
精彩书摘
  《“两山”之路:“美丽中国”的浙江样本》:
  余村溪畔,谆谆言辞泽万物妙不可言的山水景致,诗意盎然的怡人环境,难道可以弃毁了之、毫不足惜?发生在余村的曲折故事引人深思。当年那番谆谆言辞仿佛依然在此回荡,且在接下来的时日里不断发挥出巨大的推动力。
  你无法不惊叹余村这片绿水青山的美。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318户人家,1300多个村民,4.86平方公里村域面积,一座蹲伏于南方丘陵地带的安静村庄。没错,你原本可能以为这只是个随处可见的小山村罢了,江南多山,山的褶皱之间,溪谷的左右两侧,这样的村子星罗棋布,无非是依水建屋,择平地耕种,一条绕山村道与外界勾连之类。然而,当你渐渐向它靠近,慢慢探入其境,整个身心沐浴在这片绿水青山之中,你定会惊诧:噢,我这是走进了传说中的桃花源么?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确令人神往,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热切向往,但眼前这番景致显然要比诗化的描绘更加诱人,因为这里的田园、竹海、溪流、山野不仅褒有传统乡村之美,还渗透着现代文明的优雅风韵。它是一幅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美丽富饶、和谐幸福的当代画卷。
  翠色浑融的天目山余脉荷花山,绿荫连绵,草木华滋;纯净清香的细流从岩底林间渗出,一路晶莹弹唱,汇成一脉清澈见底的余村溪;交织生长的参天水杉,在村前屋后、塍堤两侧俊朗挺立。田畴禾谷丰盈,道路通达宽敞,新屋整齐美观。满眼的浓绿,满眼的青翠,满眼的秀蔚,更让人迷醉的是这里的空气:洁净且绝无混夹杂质,清新而带有一丝甜味,能直人心脾、贯通经脉,令人神清气爽、全身舒坦……事实上,拿任何言辞来描述余村无可挑剔的生态环境都是徒劳的,在极致的事物面前,文字的力量要么无奈地呈现出微弱,要么遗憾地反显其虚假夸张。想要真正享有这份美妙,唯有整副身心置于其中,别无他法。
  是的,小小的余村正是浙江“两山”建设的一个不可替代的典型,因了它的踩准时代节点,因了它的完美嬗变,因了它不可限量的推广价值。
  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是:你要追溯浙江“两山”建设的历史进程,你想感悟“两山”实践所带来的非凡效应和巨大作用,你愿探求“两山”重要思想的规律和本质,余村的今昔之变无疑是一则弥足珍贵的生动个例,余村的成功践行绝对是一座绕不过去的里程碑。
  没错,余村人最为骄傲的是,当年他们尝试性地走出的那几步,竟然留在了21世纪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史的关键一页上。
  我们与一群前来余村参观学习的村干部一起,沿着那条纤尘不沾的宽阔乡道蹀躞村中,在村前公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巨型石碑前留影,在设施完善的运动场看老人们闲适地打门球,在书香浓郁的文化礼堂流连,接着走进了余村旧村部大楼二楼西侧那间不足30平方米的简陋会议室。就在这里,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向干部群众细述了“两山”重要思想的主旨和基本要求。
  我们久久驻足,习近平当年那番谆谆言辞仿佛依然在此回荡。
  2005年8月15日下午,热浪滚滚,蝉鸣悠长。即便开起了仅有的那台立柜式空调,依然难遏暑热。加上狭小的空间人员满座,这气氛更显“热烈”。
  这原本是一场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场会,听取和讨论的是湖州、安吉等地在加强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因此,当时在座的,除了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不少还是政法口的基层干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两山”之路,从一座小山村走起
余村溪畔,谆谆言辞泽万物
萌生于实践,贯彻于行动,成熟于现实
自断财路,是为了追逐更美的日子
余村人尝试绿色经济的桩桩传奇
棋子走活,是因为参透了发展之奥秘

第二章 发展带来的山水危情,我们已经无路可退
一座被污水包围了的城镇
必备的环境生态意识,你有几分?
人为的破坏是最大的污染源
尖锐冲突背后,是比污染更可怕的不负责任
青山没留住,何处取薪柴?

第三章 “绿色浙江”,一句充满希望的口号
历史回望:恒久的努力与热切的期待
有所舍弃,“天蓝、水清、山绿”方能重归
不再是简单的环保,“生态建设”才是主旨
公益林营建,让大地留住翠绿
滕头村,凭什么在绿色道路上先行一步?

第四章 东海之滨,“生态省”是如何崛起的?
生态省建设,更响亮的号角被吹响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让乡愁留住
循环经济就是把一切资源都用到极致
生态补偿机制,你不能欠大自然太多
异地扶贫、山海协作,共同走在大路上

第五章 “八八战略”,凸显优势才能走得更快
八个优势,八个举措,成熟的发展战略
放眼全国,浙江的生态优势在哪里?
“两只鸟”,或涅槃重生,或来自远方
“811”:一场强力推进的环境整治行动
节能减排,为可持续发展增强动力

第六章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的共同体
人的命脉,依存于自然的命脉
天人合一,生态文化传承在浙江
地球是活着的,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
下姜村,腾飞的动力来自无穷的绿色
细算生态账,下好绿色转型这盘棋

第七章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生态立省,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之路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谋求可持续的更快发展
绿色崛起,照着这条路走下去
全域景区化,一个县与一座国家公园
情势相逼,期望深重,我们必须经受考验

第八章 铁腕治水:意志的钢钉何惧顽石
污染了家园,哪怕是金碗也要把它砸了
像一名战士那样去战斗
古有大禹治水,今有“五水共治”
三夺“大禹鼎”,不信清流唤不回
河长:河晏水清的守护人

第九章 攻坚绿色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再飞跃
给经济欠发达县“摘帽”,不再考核GDP
新一轮“811”,强力整治行动也有升级版
“水十条”,对每一滴水你都有义务和责任
查补生态环境短板,有力打好“组合拳”
潇洒桐庐郡,最美在富春

第十章 绿了万座山,清了千河水,美了百座城
统筹规划,多规合一,造就现代江南佳丽地
大拆违,为治水再添一把劲
猪舍牛栏蜕变成咖啡屋的神奇故事
一石一木皆为大自然所赐,岂能毁弃
经济不发达县凭什么在全国“显山露水”

第十一章 做精做细,齐心打造“美丽中国”示范区
村在林中,屋在树中,人在画中
打造生活天堂,细节决定成败
科技发力,环境治理难题正在加速破解
生态特色小镇,绿水青山间的璀璨明珠
与国际接轨,成为全球农村治水典范

第十二章 久久为功,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新世界
新一轮发展,每寸山海皆有传奇
优化需要行动,嬗变何惧阵痛
打赢劣V类水剿灭战,浙江在行动
用足、用好“浙江经验”,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寻求永续发展,奋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南大学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