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川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考古学系、 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写
的《南方民族考古(第7辑)》共收录论文14篇,发掘报告4篇,书评1篇,对
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宋明时期考古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如
川西地区马家窑风格彩陶的产源,东南亚青铜技术起源及东山文化年代、青
铜铸造技术及分布格局的重新认识,蜀文化尖底器,三星堆文化向十二桥文
化的变迁,岷江上游石棺葬所反映的社会与观念的变化,四川盆地青铜“钺
”的分类及用途,古夜郎国的地理位置,南方地区六朝陶俑所反映的区域文
化和中外文化交流,新出北宋权范的年代、类型与北宋权衡制度,四川宋墓
的类型、分期与分区,宋明堪舆罗经图及其与道教的关系等进行了广泛而深
入的研讨,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
《南方民族考古(第7辑)》可供考古学、艺术史、宗教学、民族学等领
域的研究者阅读、参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