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审美风尚史 第三卷 大风起兮》:
张良原姓“姬”,其祖父开地与父亲平都曾是韩国相国。秦灭韩国时,张良还年轻,家中有三百家童,生活无忧,但他认为首要的事是为韩国报仇。张良的兄弟死了,他顾不上办丧事,就变卖了全部家产,推说外出求学,离家寻找给韩国报仇的机会。几年后,张良结交了一个肯替他卖命的壮士,能使用60公斤重的大铁锥。当秦始皇东巡时,他们埋伏在博浪沙,寻机刺杀。但刺客一椎,误中副车,秦始皇没有刺成,壮士自己碰死。秦始皇大索天下,寻找指使者。这位当时的姬家公子只好更名改姓为张良,一直逃到下邳躲避起来。在下邳,张良继续结交豪杰,接济帮助有难之人。不到一年,张良在下邳就有了侠名。一天,张良出去散步,到了汜水大桥,一位坐在桥头上的老者把一只鞋掉落桥下,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给我捡上来。”张良很吃惊,也很生气,按他的公子脾气,真想揍这老头一顿。但一看这老头太老了,就强忍怒气,走到桥下,捡回鞋子。他把鞋子递给老人,不想老人并不伸手来接,而是伸出脚命令式地说:“给我穿上。”张良也就索性跪在地上,替老人穿上了鞋。老人这才捋着胡子笑了笑,一言不发地走了。张良愣愣地看着老人的身影,不知不觉地跟着走了一程。老人回过身来,对张良说:“你这小子还可以教,五天后天一亮,你到桥上来见我。”五天后,张良一早就赶到桥边,老人早已在那里了,生气地让他过五天再来。过了五天,张良待鸡叫头遍就起来到桥上去,可老人还是比他早,还是让他过五天再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