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审美风尚史 第四卷 六朝清音》:
由此可见,江南士族的经济势力非常强大,其庄园实际上已经成为从事农业、畜牧和园林等多种经营的经济组织。西晋时期,士族庄园在北方也有了非常快的发展,如石崇“有别庐在河南县金谷涧(今河南洛阳市西北)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金田十顷,羊二百口,鸡猪鹅鸭之类,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石崇又在《思归引》中谈到他的这所“河阳别业”时说:“晚节更乐放逸,笃好林薮,遂肥遁于河阳别业。其制宅也,却阻长堤,前临清渠,百木几于万株,流水周于舍下。有观阁池沼,多养鱼鸟。”可见他的这一庄园的规模是相当大的。石崇的好友潘岳在洛水边上也建有庄园别墅,他“筑室穿池”,精心营造。西晋亡后,北方来的士族凭借他们的政治优势,以及从北方带来的大量佃户、部曲、奴童和财富,四处“求田问舍”,不择手段地掠取土地,建立自己的庄园。士族们获得土地的方式,或者通过购买,或者通过巧取豪夺,或者从皇帝那里得到赐田,但是主要还是通过占山固泽手段来横暴地、大规模地掠取。东晋末年时勃海人氏刁逵的庄园也相当有名,自他的祖父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到了他们兄弟子侄,由于几辈人都“以货殖为务”“奴客纵横,固吝山泽”,因而“有田万顷,奴婢数千人”,可见其庄园规模之大。东晋名将谢玄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县西南)建造的山墅,经几代的经营,到了他的孙子谢灵运时又进一步修营,就更是非常不同凡响了。谢灵运在《山居赋》中对这一庄园“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的种种特点作了细致的描写,详细记述了始宁一带的山岭溪涧、亭台楼宇、花草竹木、鸟兽鱼虫,在盛赞故乡山水之美的同时,表露出浓重的隐逸避世思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