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贝多芬艺术歌曲研究
0.00     定价 ¥ 58.00
湖南大学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0596471
  • 作      者:
    作者:谢秋菊
  • 出 版 社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贝多芬艺术歌曲研究》介绍了,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是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艺术歌曲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人类的情感。贝多芬不仅是德意志古典歌曲发展的高点,还是德国浪漫主义歌曲的先驱,为浪漫主义风格艺术歌曲的发展铺垫了道路。《贝多芬艺术歌曲研究》即以贝多芬的艺术歌曲为着眼点,分别从旋律、和声、曲式三个方面对其歌曲的创作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引起学者、专家对此论题的关注。
展开
精彩书摘
  《贝多芬艺术歌曲研究》:
  另一位维也纳时期的杰出音乐家是被誉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他在艺术歌曲的创作领域也为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添上了色彩斑斓的一笔。其实莫扎特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歌剧创作方面,他创作的许多部歌剧都习惯用华丽的旋律来衬托出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当然他的艺术歌曲也不例外。他一生创作了30多首艺术歌曲,有《紫罗兰》《致克罗埃》《渴望春天>和《主啊,请告诉我》等等,其中每首歌曲都根据选用的诗词内容不同而创作的音乐风格迥异,不仅很好地体现了诗与乐的相互交融,在艺术歌曲创作的境界和意境上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领域,同时也证明了此时的艺术歌曲已经开始跟浪漫主义时期优美细腻的音乐风格相接轨了。
  直到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作曲家贝多芬的出现,这似乎顺理成章地跟艺术歌曲发展的高潮时期浪漫主义成功接轨了。其实跟海顿和莫扎特一样,贝多芬最出名的音乐创作也不是在艺术歌曲的领域,而是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和他的交响乐。然而为什么世人将贝多芬推举上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且将他列为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产生重要影响的圣人呢?其实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很多艺术歌曲,并且由于他当时所生活的环境,使得他的艺术歌曲的题材选择大都是歌颂爱国、描绘战争和抒发爱情的。与前人不同的是,贝多芬在艺术歌曲的写作上虽然大多数以分节歌的形式呈现,但是在旋律的配法上,他已经不再是每一句诗歌都配上相同的旋律,而是以变奏或是转调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整首歌曲听起来不仅更加生动优美,在乐曲整体的配合上也变得更加协调和完整。而真正对声乐套曲这一体裁做出首次尝试,并且撼动了整个艺术歌曲的领域的作品要数《致远方的爱人》这部作品了。
  这首声乐套曲是由6首诗歌谱曲而成的,旋律优美、细腻、婉转,把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发挥得淋漓尽致,钢琴伴奏也是贴合这歌曲的旋律优美进行,这种音乐风格的产生给即将到来的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们奠定了根深蒂固的基础。
  (二)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
  受到了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们的影响,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们也是不负众望地为世人创作出了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艺术歌曲,无论是从诗歌的选材上、旋律的走向上和伴奏的融合上都使艺术歌曲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
  那么被誉为“歌曲之王”的舒伯特自然是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人物了。他一生创作的600多首艺术歌曲不仅产量算是艺术歌曲作曲家中最高的一位,质量上更是艺术歌曲中的精品了。如他创作的《魔王》《鳟鱼》《纺车旁的玛格丽特》等大量的艺术歌曲,直到现在也是被大部分音乐爱好者广为传唱。之后受到首部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的启示,舒伯特创作了《美丽的磨坊女郎》和《冬之旅》等声乐套曲,他在旋律、和声、钢琴伴奏方面的大胆创新,不断填入新的音乐织体,使音乐的展现牢牢地抓住了情感的表达,在艺术歌曲的领域算是将旋律与诗歌与情感融合得最为恰当的音乐家了。总之,可以这么说,舒伯特高超的音乐创作手法不仅继承了古典主义时期的精华,更是引领了后来的众多作曲家们。他也是当之无愧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奠基人了。
  在艺术歌曲发展鼎盛的浪漫主义时期,当然不仅仅是舒伯特一人在支撑着整个艺术歌曲的领域。随后出现了门德尔松这一伟大的作曲家,被世人所熟知的当属他的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了,那优美的旋律、严谨的和声使得他的这首艺术歌曲传唱至今。其实门德尔松真正的艺术成就在他首创的无词歌上,虽然一生也写了70多首艺术歌曲,但由于过多地表现音乐而使得诗词变得黯淡无味的创作风格,成了门德尔松遏止住自己艺术歌曲脚步的一个致命伤。
  而真正地成为继舒伯特之后最伟大的艺术歌曲创作家非舒曼莫属了,他一边继承着舒伯特创作艺术歌曲的风格,一边将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地。他的一生共创作了300多首艺术歌曲,大多是以爱情题材为主的,舒曼最擅长的就是鉴赏诗歌了,他的文学功底要比舒伯特深,因此在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上自然是跟舒伯特有不同之处了。他常选用海涅的诗为其谱曲,如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就是海涅的诗谱曲而成的,他常常会仔细品味诗歌的抑扬顿挫、研究诗词的内在韵律,再为其配上变化多彩的节奏与和声,使音乐能更好地表达出诗词的意境。然后为了让歌唱者更好地融入音乐中,舒曼在钢琴伴奏上也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不仅把钢琴伴奏的旋律做得华而不俗,更是首次在歌曲中加入了前奏、间奏和尾声,完美地诠释了作品的本意,勾住了歌唱者的心灵。其实艺术歌曲发展到舒曼的时候已经到达了一个辉煌的时期了,虽然后面还陆续出现了一些作曲家为艺术歌曲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但是在音乐史上,真正地对艺术歌曲的发展带了重要影响的人还是舒伯特和舒曼两位伟大的作曲家。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贝多芬艺术歌曲概述
第一节 艺术歌曲的发展渊源
第二节 贝多芬的生涯及音乐创作
第三节 贝多芬艺术歌曲创作手法
第四节 贝多芬艺术歌曲中变和弦的运用
第五节 贝多芬艺术歌曲创作对国内外艺术的影响

第二章 贝多芬艺术歌曲的音乐创作特色
第一节 贝多芬艺术歌曲的旋律特点
第二节 贝多芬艺术歌曲的和声特点
第三节 贝多芬艺术歌曲的曲式特点

第三章 不同时期贝多芬艺术歌曲创作特点分析
第一节 波恩时期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第二节 维也纳时期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第三节 创作成熟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特点
第四节 贝多芬晚期的艺术歌曲创作特点
第五节 贝多芬早期艺术歌曲与晚期艺术歌曲的比较

第四章 贝多芬艺术歌曲对浪漫主义早期艺术歌曲的影响
第一节 贝多芬与舒伯特艺术歌曲比较
第二节 贝多芬艺术歌曲对浪漫主义早期艺术歌曲的影响

第五章 贝多芬艺术歌曲作品分析
第一节 贝多芬艺术歌曲《致远方的爱人》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
第二节 贝多芬歌曲《悲中有喜》音乐分析

第六章 贝多芬爱情题材艺术歌曲及演唱
第一节 贝多芬爱情题材艺术歌曲的创作历程
第二节 贝多芬爱情题材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第三节 贝多芬爱情题材艺术歌曲的演唱
第四节 贝多芬爱情题材艺术歌曲经典作品演唱分析
第五节 阻碍终止的形式与运用

第七章 贝多芬与舒伯特同词艺术歌曲比较
第一节 亦诗亦歌的《阿德拉伊德》
第二节 贝多芬和舒伯特《阿德拉伊德》音乐比较分析
第三节 贝多芬和舒伯特《阿德拉伊德》演唱分析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南大学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