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国之大臣—王鼎与嘉道两朝政治
0.00     定价 ¥ 58.00
湖南大学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24114805
  • 作      者:
    作者:卜键
  • 出 版 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收藏
内容介绍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三十日,序近仲夏,时已黄昏,京师西北郊的圆明园湖光塔影,在夕晖映照下更见清幽。皇上与一众枢机大员正在勤政殿议事,全无暇顾及窗外景致。
  道光帝曼宁素称简朴,既不像皇祖热衷于南北巡幸,也不学皇父坚持要木兰秋称,却像他们一样地喜欢圆明园,每年有大量时间于此问理朝政。英舰由浙东渐移向吴淞口外洋面,长江告急,曼宁忧心忡忡,连日与臣僚商讨对策,这天更是一披拔召见臣工,再与枢机重臣问对定议。勤政殿,又名勤政亲贤殿,后楹额曰“为君难”,出自雍正帝手笔;东西两壁悬挂《创业守成难易说》和《为君难跋》二文,为乾隆帝御制。只是在最近几年,曼宁才感受到其意蕴之深郁沉重,再看看眼前几位枢臣,也是一个个面色凝重。就这样议至华灯初上,再至夜静更深。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四节会试两连败
  由于文献资料的匮乏,我们对王鼎的叙述,选择从乾隆五十八年开始。这年伊始,从未离开过家乡的王鼎,已然行进在前往京师的应试之路上。多年苦读,终于得中举人,有了进京会试的资格,王鼎当与大多数举子一样,信心满满,渴望着连捷进士。连捷进士,是说在中举的第二年就考中进士,许多读书人都梦寐以求,有此殊荣和幸运者也不算少。王鼎从来不是一个特殊有幸的人,接下来两赴春闱,都遭遇了失利,铩羽而归。
  一、关中的旱情
  进入该年的第一天,是谓新岁元日,皇宫自是一派祥和喜乐。年逾80岁的乾隆皇帝在受朝宣表、祭祀、宴赏之余,仍不免想到上年遇灾地区的黎民百姓。作为一个帝王,老迈必然昏聩,老龄化常带来治理上的固执因循,以及对近侍宠臣的过分倚信,也会使他拥有更多的慈悲情怀,更为关注民间疾苦。无论是庄重的祭典,还是盛设的宴集,都会使乾隆帝联想到河南、陕西的灾民,担忧其如何度过年关,如何迎接春荒,一种焦虑涌上心头。这位自诩为“十全老人”的大清皇帝,军事上号称“十大武功”,此际却被豫陕等地的连年荒歉所困扰。不管是内阁还是军机处,都难以为之排解分忧。
  新岁第二日,乾隆帝接连颁发两道谕旨,一是延长河南彰德、卫辉、怀庆所属各州县的施赈期限,二是扩大对陕西咸宁、长安等地赈济的规模。两省都因亢旱大面积受灾,生民艰难,王鼎所在的蒲城县亦列名其中。谕旨说:
  着再加恩,将成灾八分之醴泉极次贫民展赈两个月,其成灾六分之成宁、长安、乾州三州县极贫,并成灾七分之兴平、泾阳、三原、高陵、韩城、蒲城、武功七县极次贫民,俱展赈一个月。展赈,即放宽赈济的期限。有司将灾情按照惨苦程度列为十分,蒲城县达到了七分,百姓之困乏可以想见。上谕中专门提到“青黄不接之时,小民生计维艰,口食恐不无拮据”,要求地方官员“实力查办,妥为抚恤,毋使一夫失所”,言辞中充满忧急关切。
  如此大规模的灾荒,地方财政早已是东拼西凑、捉襟见肘,所能做的很有限。蒲城县位于关中地区东北部,境内多山地和黄土台塬,地势高燥,全赖老天保佑。一旦干旱少雨,收成便会大减,饥民多于其他州县。据县志记载,当年下发“赈银四万五千余两”①,而至乾隆四十八年蒲城已有“五万二千三百七十八户,大小共二十八万二千六百七十三口”②,即使全部分配到饥民手中,一个家庭怕是连二两都摊不上。发放赈银是要经过评估的,如王鼎家之类曾经的大户,眼下虽也穷得叮当响,可家中有贡生、国子监生和举人,怕也不在赈济之列。
  在这样的严酷背景下,一家人为王鼎准备行装,送他往京师参加会试。蒲城距京师2500多里,即便每天抓紧赶路,也需要约两个月。礼部会试例于三月初九开考,此前照例要对赴试举子进行一系列资格认定,点验入闱,各地应试士子要提前赶到,方得从容应试。查礼部事例,各省举子应是由布政使司安排集体进京,“起送会试”也有着明确的时间规定,“山东、山西、河南、陕西限十一月起送”。王鼎随陕西试子团早早动身,于路说说笑笑,同时切磋学问,倒也不寂寞。
  最大的难处当然是钱。家庭穷困多年,家乡受灾到了这番光景,又如何筹措盘缠?好在去年乡试得中后有一些赏银,清廷也为应试举子制定出相关资助和优惠政策:视路途远近,发给一定数额的路费③;边远省份应试者允许驰驿,即使用驿站的马匹;雍正二年始还向进入考场的试子下发银两,后又赏给下第举人盘费;乾隆后期特许途中以“礼部会试”小黄旗标识。清朝待应试士子不可谓不厚,计虑也算周到,但还是想不到有的举子过于贫穷,即便有了这些优惠措施,仍然困难莺重。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早年艰辛
第一节诗书飘零
第二节进入新朝
第三节清贫中的苦读
第四节会试两连败
第二章恩科进士
第一节新帝的登基恩科
第二节初入庶常
第三节慈母病逝
第三章嗣皇帝亲政
第一节在“守成”的旗帜下
第二节洪亮吉事件
第三节留级的庶吉士
第四节甲子重开玉堂宴
第四章学政也是大政
第一节纷纷离去的老臣
第二节两广总督暴亡
第三节变兵与溃兵
第四节詹事府岁月
第五节出任学政
第五章癸酉之变
第一节左贞门的刺客
第二节查赈委员被杀
第三节滑县的密谋
第四节攻破紫禁城
第五节两种清剿
第六章骚动的海疆
第一节洋盗与海盗
第二节海上名将李长庚
第三节军机两隽才
第四节被拒绝的阿美士德
第七章猝然而至的帝位更替
第一节大臣之“体”与“用”
第二节忽左忽右
第三节未能举行的秋猕
第四节又一次改朝换代
第八章有多少“事件”要查办
第一节弊案丛杂
第二节从湖南江西查到湖北河南
第三节仪封河工大案
第四节浙江的惊天大案
第九章平定南疆叛乱
第一节国丧期的袭扰
第二节烽烟相连西四城
第三节举国之力的反击
第四节敉平叛乱
第十章盐政与边政
第一节为何是那彦成
第二节长芦盐区的积欠
第三节南疆再乱
第四节变革两淮盐务
第十一章从禁烟到销烟
第一节鸦片困扰清廷
第二节“先乎品行”
第三节运动式大禁烟
第四节“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第十二章张家湾大决口
第一节国家危难之际
第二节天灾与人祸
第三节水困开封
第四节开工何艰难
第十三章口门与国门
第一节处处是国门
第二节河干上的星槎
第三节重回中原
第四节繁复的大
第十四章“相国何必泪滂沱”
第一节冰雪中的合龙
第二节河干之别
第三节国事纷繁
第四节浙东的“大反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南大学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