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防灾救助实用手册》:
七、冰雹
1.冰雹小常识
冰雹是降落到地面的冰球或冰块,是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冰雹出现的范围一般较小,时间也较短,但来势猛、强度大,往往给局部地区的农牧业、工矿企业、电信、交通运输等造成较大损失。
冰雹在中纬度地区最常见,往往能持续15分钟左右,一般出现于春、夏、秋天的中午到傍晚这段时间,冬天很少。
2.农作物防雹措施
在冰雹多发地区,改造植被,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播种期,避开冰雹的多发时段。
在冰雹多发季节,关注天气,提前做好防雹准备,减少损失。
降雹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清除残枝落叶,抖掉枝叶泥土,扶正植株,并追施速效化肥。
3.出行、躲避注意事项
户外行人立即到安全坚固的地方躲避,不要进入孤立棚屋、岗亭等建筑物。
驱赶家禽、牲畜进入有顶棚的场所。
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汽车等室外物品或者设备。
关好门窗,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
注意防御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
在多雹灾地区降雹季节,农民下地应随身携带防雹工具,如竹篮、柳条筐等。
八、高温干旱
1.高温干旱小常识
高温是指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35°C以上的天气。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