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战争与爱情(上下唐德刚作品集)(精)/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丛书
0.00     定价 ¥ 148.00
湖南大学
此书还可采购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3397747
  • 作      者:
    作者:唐德刚|责编:曹凌志//王家胜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02-01
收藏
编辑推荐
  

  1. 与《李宗仁回忆录》并称“文史双璧”,史家唐德刚一部长篇小说——史家的小说创作,黄仁宇有《长沙白茉莉》,唐德刚有《战争与爱情》。在这部六十万言长河著作,唐德刚率先提到“慰安妇”历史,后来“慰安妇”问题趋热,日本人也注意到了此书的材料。这是大时代的写照,中国人的故事;既是纪实小说,也是口述历史。它只为多难的近现代中国,那些历尽沧桑、受尽苦难的小人物的噩梦,做点见证;为失去的社会、永不再来的事事物物,和惨烈的“抗战”,留点痕迹。
  2. 唐德刚“民国通史计划”精装出版,几乎封尘的遗稿,畅销数十年的经典——从“晚清导论篇”开始,紧接着“北京政府篇”《袁氏当国》,晚年唐德刚潜心撰写“民国通史计划”,因病中断。幸有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整理遗稿、书信等资料,终使“民国史军阀篇”《段祺瑞政权》等劫后重生。今中文简体精装版“唐德刚作品集”,收入早期著作、晚期作品,囊括《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忆》等经典史著,每册均以胡适手迹集字书名,以历史照片还原现场。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唐德刚(1920—2009),安徽合肥人。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历史系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硕士、博士。曾先后任职于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并对口述历史的发展贡献良多。著有《袁氏当国》、《段祺瑞政权》、《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忆》、《史学与红学》、《书缘与人缘》、《五十年代的尘埃》、《战争与爱情》等,包括历史、政论、文艺小说多种,及诗歌、杂文数百篇。
  唐德刚教授了不起的地方,在七十岁退休之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做一个倔强的单干户,单打独斗地写晚清、民国史,在八十岁中风生病之前,完成了《袁氏当国》、《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等著作。这些书出版后大受欢迎,居然还有盗版!唐教授当年辛辛苦苦搭了架子要建立的“第三势力”虽然未能拔地而起,最后无疾而终,但他所写的史书在普通读者“民国史阅读书单”上,却恐怕是排在“第1”。
  历史学家必须公正,必须敢言,否则历史学家就不能得人敬重了。唐德刚教授是一位让人敬重的历史学家,即以公正和敢言见称。
展开
内容介绍
  《唐德刚作品集:战争与爱情(套装上下册)》是唐德刚的一部长篇小说,与《李宗仁回忆录》并称“文史双璧”。
  《战争与爱情(套装上下册)》原拟题《三天两夜》,上篇“往事知多少”,下篇“昨夜梦魂中”,故事从中国与美国关系正常化之后开始展开,三天两夜的时空,以倒叙法写了半个世纪中国的变动,“虽是小说,也是个人所见所闻若干真实小故事的综合报导”。它只为多难的近现代中国,那些历尽沧桑、受尽苦难的小人物的噩梦,做点见证;为失去的社会、永不再来的事事物物,和惨烈的“抗战”,留点痕迹。在这部六十万言长河著作,唐德刚率先提到“慰安妇”历史,后来“慰安妇”问题趋热,日本人也注意到了《唐德刚作品集:战争与爱情(套装上下册)》的材料。这是大时代的写照,中国人的故事;既是纪实小说,也是口述历史。
  那些年月,那些变迁,恰是中国从民国到迈向20世纪里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唐德刚教授自己的家庭背景,倒也像书中男主角林文孙一样,是个庞大宅第和人口众多的大观园呢。他自己经过了抗日、国共内战到负笈海外,真的像一折一折的戏在眼前经过。他做观众,他也做演员。正因为那些动荡,唐教授是亲眼看见的,并且真真实实一路从那烽火里、风雨里、春花秋月里仆仆风尘走了过来,所以我们的历史学家在这部书里,有时候是带你在外面看,远处看,但也带你走进去看,血泪与辛酸,丝丝分明。在远处看,或许是历史;或许只是一出戏。在里面看呢,是苦难,也是人生。而这一段历史,这些曾经在旧时代里活跃着的人,也都将一个个走下历史的舞台,再也不会复返了。不管你是抱着怎样的心情看这些故事,这些人,这些事,也永远不会在我们以后的时代再现。一个时代就这样在纷纷攘攘中结束了。
展开
精彩书评
  ★我自己也拿到签证,回国探亲了。那还是“四人帮”时代。……
  我一入国门、初踏乡土,立刻就想到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笔下的瑞普·凡·温克尔来,他在我的经验中,竟成为事实。温克尔其人在美东卡茨基尔山中狩猎饮酒,忽然蒙蒙睡去,居然一睡二十年。醒来摸索还乡,景物全非——好一场熟睡。我自己不意也狩猎醉卧于卡茨基尔山下,一睡二十五年,始摸索还乡,也是人事全非!——欧文幻想的“随笔”,竟成为我辈经验中的事实,能不慨然?同时在我们的一睡二十五年期间,关掉大门的祖国之内所发生的种种故事,也真是匪夷所思——太奇特了,也太扣人心弦了。……
  “史书”但写舞台上的英雄人物,舞台下的小人物则“不见经传”;但是真正的历史,毕竟是不见经传之人有意无意之中,集体制造出来的,他们的故事,历史学家亦有记录下来的责任。……
  把这长至六十万言的故事结束之后也不无感慨。它只为多难的近现代中国,那些历尽沧桑、受尽苦难的小人物的噩梦,做点见证;为失去的社会、永不再来的事事物物,和惨烈的“抗战”,留点痕迹罢了,他何敢言?
  读者们,知我罪我,就不敢自辩了。
  ——唐德刚
  
   ★大时代就是一个无情的铁碾子,它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碾过去了,整体的命运尚且如此,何况个人?……
  这部作品里出场人物有四百多人,时间上从民国初年直到八十年代,空间上更横越了美国与中国。无疑的,这是一部史书,一部社会的书。它从纵的面或横的面,都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历史片段,而这个片段正是中国近大半个世纪以来最风云变化骚动不定的时代……
  我从河西走廊经嘉峪关,走古丝道,越过旧时古都武威、张掖、酒泉,而抵敦煌。真正看到了“敕勒川”里“天苍苍,野茫茫”的景象,宇宙洪荒,大野寂寥,像是开天辟地以来就是那样地辽邃广阔。车子一路行来,在大漠里像一只蚂蚁般爬行。我们看到风卷起的野骆驼刺在戈壁上奔跑,远山脚下,到处吹起了直上青云的龙卷风,一直往上伸,往上伸,风的螺旋就像小猫在转着圈子追逐着自己的尾巴。我从来不知道狂风怒号的另一种景象是这般可爱逗趣。可是不,当地人说,若果你不幸被卷入了那场风暴,黄沙盖脸,日月无光,会把你吹得七颠八倒,直不起腰来的。看来世间事,大抵也是如此,怎么看是大?怎么看又是小?或许在于你是站在什么距离、什么位置、什么角度去看它。
  我们的历史学家在这部书里,有时候是带你在外面看,远处看,但也带你走进去看,血泪与辛酸,丝丝分明。在远处看,或许是历史,或许只是一出戏。在里面看呢,是苦难,也是人生。
  ——李蓝
  
   ★唐先生对于文学始终未曾忘情。当他登上赴美的洋船,在船上就发出了“旅美通讯”,第一篇是《一条梯子的距离》。后来他的诗作、散文和短篇小说不断发表于北美的刊物:林太乙主编的《天风》,留学生创办的《海外论坛》和华文报纸的副刊。八零年代后期,他甚至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战争与爱情》。至于他的《梅兰芳传稿》(今收入《五十年代的尘埃》)和《胡适杂忆》都曾轰动一时,至今仍为读者津津乐道。
  ——王渝
展开
精彩书摘
  《唐德刚作品集:战争与爱情(套装上下册)》:
  第三章往事知多少那一笔血债当李场长还在不断地加柴烧火之时,文孙则把这厨房打量一番。
  这厨房的“锅台”呈半月形——文孙记得还是当年老尼姑灶头的旧模样,只是“灶神”不见了,在灶神原先占住的灶头粉刷得洁白的隔墙之上,却写着“以粮为纲”《毛主席语录》上的四个大字。这个灶上装着大小不同的三个铁锅,铁锅之间、后面两个三角形台面,并埋人两个长铁罐——当地人叫做“井罐坛”,因此当三个灶头同时生火时,这两个“井罐”中的水,可以同时被烧开。文孙顺手揭开一个井罐上的木盖,看一看那井罐,真勾引起他无限的回忆,因为这个似曾相识的铁罐,显然还是四十年前的旧物。
  这时锅内、罐内,水已半开,李场长脸被火烤得红红的,自灶后走到灶前,用葫芦瓢——半个葫芦外壳做的取水瓢——打了一面盆热水,放在个古老的洗脸架上,又拉了一张竹凳放在前面,叫文孙说:“三哥,你坐下,我替你洗洗头!”文孙半客气、半尴尬地说,他可以自己洗呢。
  “爽快点,我的林教授,你替我坐下!”李场长发号施令地说,“我替你洗利落点!”文孙不得已,只好坐下。李场长爪尖、手快,简直是个有经验的理发师,不一会便把文孙的头发洗得干干净净,使文孙感到爽快无比。李兰再自锅中打了水,放到灶后的大木盆中,放好毛巾、肥皂,叫文孙到灶后洗个澡,原来这灶前、灶后之间有一扇篾编的门,把门拉开,灶后便是一间小浴室,借着灶中余烬的热力,冬季在此间洗澡,也温暖如春。文孙脱了衣裤,便在灶后洗起澡来;李兰则在灶前一面和他说话,一面叮叮咚咚忙个不停——她在预备二人的午餐。
  “李场长……”文孙在灶后正要发个问,可是他的话便被李兰打断了。
  “哎呀!三哥,”李说,“叫我春兰嘛!”“啊!春兰,李场长,”文孙还是把官衔叫出了,“你还未告诉我,你怎么和何任结合的呢?”“也是缘吧,”春兰感叹地说,“你知道那时在你家中,小和尚不过十二三岁,还是情窦未开呢,他就经常缠着我。”“我也有点记得,”文孙说,“他那时偷‘状元红’给你吃。”说得春兰也笑起来。
  “后来日本鬼子把我爸杀了,”李兰说,“那时倒亏得他呢。否则我恐怕也给日本鬼子宰了——这个血仇,将来非得报一下……”“小和尚有什么办法使你大难不死呢?”三哥有点好奇。
  “三哥,你知道,在三八年春末,你离家之后不到三两天,鬼子就占了县城,”李兰说,“但是那年发大水,城郊四面路都走不通,人们都想不到鬼子会下乡的。”“他们却下乡了!”林代李兰作了个解说。
  ……
展开
目录
《唐德刚作品集:战争与爱情(套装上下册)》:
我们在历史转轨的时节相遇天涯(李蓝)
江山千万里,家国四十年(李蓝)
代序:也是口述历史(唐德刚)
【上篇】往事知多少
楔子
第一章 海外关系的幻象
第二章 海内关系的万缕千丝
第三章 往事知多少
第四章 遍地黄花开
第五章 那个老三角
第六章 为中国农村耙耙底
第七章 “三八式”的形形色色
第八章 饱暖思淫欲
第九章 烈士和汉奸
第十章 摩擦从何来
第十一章 一个拼起来的家
第十二章 西线有战事
第十三章 还乡和去国
第十四章 最后的晚餐

【下篇】 昨夜梦魂中
第十五章 记得初相遇
第十六章 “省长”和“省长小姐”
第十七章 “洞”房的里里外外
第十八章 空袭之后
第十九章 痴男情女
第二十章 梦中有梦
第二十一章 地下干爹
第二十二章 七哥之恋
第二十三章 也算“两头大”
第二十四章 小鬼难缠
第二十五章 好事多磨
第二十六章 “病妇”的噩梦
第二十七章 夜奔
第二十八章 今生与昨死
第二十九章 落叶归林
第三十章 燕燕于飞
第三十一章 订婚比结婚重要
第三十二章 消失前的“家”
第三十三章 难民的天堂和地狱
第三十四章 三姐妹
第三十五章 土洋之别·人畜之间
第三十六章 没有观众的表演
第三十七章 性之美
第三十八章 不堪回首
第三十九章 梦醒的时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南大学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