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枪杆子里出政权
0.00     定价 ¥ 28.00
湖南大学
此书还可采购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811261974
  • 作      者:
    作者:刘国辉
  • 出 版 社 :
    贵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宣部首批公布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选:枪杆子里出政权》内容包括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广州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
展开
精彩书摘
    东征肃清右派反动武装后,1925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又进而以原铁甲车队成员为骨干扩大组建一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革命军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这个团以后改称独立团(即叶挺独立团),直接由第四军指挥。
    1926年北伐战争中,叶挺率领独立团战士遵照中国共产党关于“作战要勇敢,要有牺牲精神,要能吃苦耐劳;要起先锋作用,模范作用,骨干作用”的指示,英勇善战,所向无敌,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两次战役中,一举击溃军阀吴佩孚的主力,获得了“北伐名将”的声誉,所部被称为“铁军”,在张发奎的第四军中逐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伐军进入武昌后,叶挺任第二十四师师长兼武汉卫戍司令。
    因为叶挺所在的部队在张发奎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张发奎遇事不得不三思而后行,有时还要对共产党作出必要的让步。
    叶挺独立团不仅在战斗中打出了“铁军”的威风,而且培养了一批革命的军事骨干。中国共产党利用北伐的大好形势,以该团为基础,扩编为二十四师、二十五师和第二方面军警卫团。二十四师、二十五师参加了南昌起义,并成为起义的主力部队。警卫团也动身从武汉赶赴南昌,只是因故未赶上起义。
    1927年7月下旬,叶挺率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从九江来到南昌后,正值学校放暑假,叶挺将指挥部设在南昌第二中学内。
    1977年该旧址恢复原貌,并对外开放,同时复原陈列有二楼会议室,并辟有一间辅助陈列室,通过34幅照片,较全面地展示了叶挺同志南昌起义时的历史功绩。该处占地面积421.5平方米,建筑面积843平方米。  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  军官教育团团址设在建于清末民初的江西讲武堂所在地,现为八一大道376号。房屋坐北朝南,是园林式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旧址内,中间一排房屋,将院落分为前后两个小院,各部分有走廊相连。前院植有冬青、桃树;后院稍大,种有枣、柚、石榴、木芙蓉、冬青,还有一株枝繁叶茂的九里香。整座大院庄严肃穆、布局合理,是一座颇具特色的军事人才教育场所。该处旧址占地面积2617平方米,建筑面积1469平方米。
    1927年春,朱德在南昌创办军官教育团,这是他投身革命后为党培养革命军事骨干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我党创建时期的一件大事。
    朱德,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活动。1915年在云南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起义。1917年在四川参加反对段祺瑞的护法战争。“十月革命”后,在斗争中逐渐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随后去德国留学,1922年加人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后被德国政府逮捕并驱逐出境。1925年到苏联学习,1926年夏回国。遵照党的指示,前往四川杨森部任党代表,后从杨森部出来。这时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气焰日益嚣张,在政治危机空前沉重的险恶形势下,为了发展和壮大革命武装力量,朱德来到南昌,借助他在滇军中的老关系,创办了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八南昌起义纪念馆
走近军史第馆
军旗从这里升起
历史的见证
基地风范
第二章 广州起义纪念馆
追忆历史策励将来
历史的见证
碧血千秋颂
风物永存
红花岗上花正红
第三章 百色起义纪念馆
可爱的百色
百色起义
威震南疆
著名烈士
杰出将领
第四章 辽沈战役纪念馆
历史的回顾
辽沈战役纪念馆序厅简介
白山巍巍
铁流滚滚
鱼水情深
英烈千秋
历史丰碑
第五章 淮海战役纪念馆
战役篇
支前篇
英烈篇
丰碑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南大学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