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航空器结构检测技术
(1)无损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技术是材料科学的分支,是一类不改变和损害材料或工件状态及性能,即可对材料成分或缺陷、工件结构缺陷、工件机械和力学性能等做出评定的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分析材料在不同势场作用下的物理性质,并测量材料性能的细微变化,来说明产生变化的原因并评价其适用性。
无损检测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经历了无损指示(non—destructive indication,NDI)、无损检测、无损评估(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NDE)3个阶段。各类无损检测方法多达70余种,常用的有渗透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出现了一些如激光全息无损检测、红外无损检测等无损检测的新方法,使检测仪器得以改进,检测水平大大提高。
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应用在制造阶段检验、成品检验和在役检验。对航空公司而言,无损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查在役航空器的零部件在运行中结构或状态的变化,保证航空器安全、可靠的工作。
传统无损检测方法有:渗透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射线检测及超声波检测。无损检测新方法有声发射无损检测、红外无损检测、激光全息无损检测、声振无损检测,以及微波无损检测。
(2)航空器渗漏检测技术
民用航空器管路系统(包括燃油系统、液压系统、氧气和供气系统等)和结构油箱的密封性对飞行安全和能否正常营运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密封系统发生渗漏是航空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若不能及时排除就会严重地威胁航空器的运行安全,甚至会发生灾难性事故。检测和修理航空器系统的渗漏,特别是飞机结构油箱渗漏,工艺过程复杂,技术难度较大,长期以来是飞机修理工作的一大难题。
目前,常规检漏方法包括皂泡法、渗透剂法、压强衰减法和卤素检漏法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检测精度不高、试验重复性差等缺陷。氦质谱检漏技术是利用氦气作为示踪气体的高灵敏检漏方法,其检测精度远远高于皂泡法等传统检漏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对微小渗漏的精确检测,是目前可以提供所需要的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的检漏方法。该技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随后的数十年里在众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氦质谱检漏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检漏技术,可以迅速、可靠地检测系统的渗漏,并检验制造及修理的质量。
近年来,氦质谱检漏方法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在国外,空中客车公司(简称空客)、波音公司等大型航空制造公司已经率先将氦质谱检漏技术应用于油箱检修中,实践证明:该检漏方法安全、方便,使油箱修补时间大大缩短,不仅提高了油箱修补质量,而且降低了飞机维修成本,使运营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得以改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