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2020年《专利法》《民法典》及修订后的各类相关司法解释编写
聚焦知识产权新时代下的立法与司法
防范技术类知识产权交易中的各类风险
(一)技术类知识产权权属问题的风险
1. 权属确定时可能引发的风险
(1)职务技术成果类知识产权权属风险
在对职务技术成果知识产权进行权属确定时,要综合考虑个人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个人的技术研发与执行单位任务之间的关系、研发工作是否主要利用了单位技术条件、由谁对职务技术成果承担责任等问题。在单位和职员就相关技术类知识产品的权属没有明确约定时,可能会就职工研发的技术类知识产品是否属于职务技术成果产生争议,继而引发权属纠纷,具体包括职工从事技术类知识产品研发是不是为了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是否主要利用了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等争议。在职工任职于多个单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产生单位与单位之间就职工的职务技术成果权属的纠纷。即使在权属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也可能因利益分配产生纠纷,通常表现为单位与成果完成人之间就职务技术成果完成和应用后应给予研发职工个人的奖励和报酬的争议。在职务技术成果权属确定过程中,单位要防范进行研发工作的职工,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将职务技术成果占为己有的风险;研发者个人要防范单位压制其在非职务技术成果上的权利,同时注意维护自己在职务技术成果上应该获得的奖励和报酬。
(2)技术开发合同中技术类知识产权权属风险
在订立技术开发合同时,首先要防范现有技术风险。订立技术开发合同是为了研发新的技术,而不是对现有技术的应用、交易。依据《审理技术合同案件适用法律解释》(2020)第9条规定,当事人一方采取欺诈手段,就其现有技术成果作为研究开发标的与他人订立委托开发合同收取研究开发费用,或者就同一研究开发课题先后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委托人分别订立委托开发合同重复收取研究开发费用,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依照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请求撤销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因此,合同当事人在订立技术开发合同前首先要明确目标技术与现有近似技术之间的关系,防止合同被撤销,或者为现有技术投入不必要的研发费用。另外,在技术开发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应用到现有的技术,合同当事人要注意自己是否有权使用这些技术,防止因为技术成果侵权而使得合同订立的目的落空。
第一章 技术交易及其法律管控概述
一、技术交易概述
二、技术交易的交易规则构建及其适用条件
三、技术交易的风险管控
四、技术交易纠纷的处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类知识产权权属问题
一、技术类知识产权权属问题概述
二、技术交易权属的相关规定解析
三、职务技术成果类知识产权的认定
四、技术开发合同中技术类知识产权认定及其实证分析
五、由财政资金形成的技术类知识产品的权属问题
六、技术类知识产权权属问题的风险防范对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专利技术交易中的侵权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一、专利技术交易概述
二、专利技术交易中的侵权风险
三、专利技术交易中侵权风险的实证分析
四、专利技术交易中侵权风险的防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类知识产权交易违约风险防范
一、技术类知识产权交易违约概述
二、技术类知识产权交易违约的动因
三、技术类知识产权交易违约的类型
四、技术类知识产权交易违约风险的实证研究
五、技术类知识产权交易违约风险防范的对策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类知识产权交易纠纷实证分析
一、技术类知识产权权属纠纷
二、技术类知识产权交易合同纠纷
三、技术类知识产权侵权纠纷
四、技术类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春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