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深具世界影响力的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的晚年回忆录
★特别收录98幅私人图像,披露封存于工作室的生与死、爱与信、记忆与秘密
★马丁·海德格尔、汉娜·阿伦特、居伊·德波、英格褒·巴赫曼、让-吕克·南希、伊塔洛·卡尔维诺、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一首友谊的回响曲,一幅精神星丛的系谱
★潜能、剩余、语言、姿势、敞开、幼年……一场概念的考古之旅,一部个人的思想阅读史
★“与一种诗意的实践保持联系的生命形式,不论是什么,总在工作室里,总在他的工作室里。”
此刻你隐约觉得你能听见生命的主旋律了,就像出自一份乐谱。决定性的相遇、友谊、爱情是在生存的秘密对位法中演奏并呼应的短句和动机,只不过没有谱表将其记录。哪怕位于遥远的过去,生命的主旋律也必定不完整,如同一段等着继续重奏的曲调或赋格。试着聆听吧——在黑暗中。仅此而已。
人若体会不到一次心跳,就拿不起一本所爱的书;同样,若不在一个造物或对象里与之一起重获新生,就没法真正认识它们。
在普罗旺斯与海德格尔相遇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无疑,我没法把它和它发生的地点分开——他的面容柔和又严厉,他的目光如此鲜活又坚定,除了梦中,我不曾在别处见过。生命里的一些事件和相遇具有如此的决定性,以至于它们无法彻底进入现实。它们当然发生了,并指示着道路——但它们绝没有,可以说,完成发生。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是持续的相遇,就像神学家说上帝从不停止世界的创造,存在着一种世界的持续创造。它们不停地陪伴着我们直到尽头。它们属于生命中仍未完成的部分,超越生命的部分。而超越生命的部分就是生命所剩的部分。
夏夜,当我凝望天宇,本雅明如今就是我眼中的一颗星,我与之低语交谈——不再是一个向导或一个典范,而是某种像守护神或天使一样的存在,我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他保管。有时,我若呼唤他,他会漫不经心地,想起来照看。
在这本书中——就像在我的生命中,在所有的生命中——死者与生者共同到场,如此亲近,如此迫切,以至于要说清一者的到场与另一者的到场有何不同并不容易。我认为,死而复生(anastasis nekron)的唯一可能的意义就在于此:正是我们让死者每时每刻复活,我们是亚伯拉罕的怀抱,无需审判,也无需号角,就能让死者不停地重返生命。这不只是记忆的问题:对死者的回忆或甜蜜,或苦涩,却不包含他们的到场,相反,回忆把他们远远地留在了过去。
对某人或某物的爱与信并不意味着把一些教条或学说当成真理加以接受。爱与信不如说是一直忠实于孩童时仰望星空所体会到的那阵激动之情。我无疑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坚信我在此逐一简略地提及的人与物,我试着不忘记它们,遵守我心照不宣地给出的诺言。但如果我现在不得不说出我最终要把我的希望和我的信仰置于何处,那么我只能小声坦白:不在天上——而在草地里。
总 序|重拾拜德雅之学
工作室里的自画像
译 注
图片说明
温馨提示:请使用长春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