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送给父母的养育指南,关于“自律”“陪伴”“信任”,三大育儿方向 22个养育主题 数十个实例 详细的育儿建议,探讨培养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儿奥秘!
理性处理,满足孩子的需求
经常有人问我,教育孩子的时候,怎样算是爱,怎样算是溺爱。
最常见的一个疑问就是: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应该有求必应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用大人的思维,思考孩子的需求,满足其中合理的部分。
具体来说就是,家长是有理性分析能力的,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并且有是非判断标准。所以在教育方面,我们必须站在大人的角度,用大人成熟、理智、全面的思维,去面对孩子。
但许多家长都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把家长的作用夸大,有时甚至完全忽略孩子的意愿。
最简单的表现就是爱替孩子做决定。
孩子想去户外玩耍,家长认为不安全,于是直接剥夺孩子亲近自然的机会;孩子想吃糖,家长认为吃糖对牙齿健康有危害,于是直接不让孩子吃糖;孩子想去好朋友家做客,家长认为这耽误学习,于是直接将孩子“禁足”。这样长此以往,不仅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还会破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更何况,大家有没有想过,让孩子在户外跑跑,或许会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孩子想吃糖,或许是当天跟小伙伴闹了不愉快,想要一些安慰?让孩子去朋友家做客,或许孩子会找到志同道合、一起进步的伙伴?
所以在做决定的时候,不要一味地站在家长自己的立场上,以个人喜好判断是非,而要换位思考,用大人的思维去思考孩子的立场。
在面对孩子向我提出的需求时,通常我会分析三点:
孩子的心理是什么,是真的需要还是炫耀?满足这个需求对孩子的利弊是什么?不满足这个需求,日后能否补救?
通过这三点分析,面对大多数的“孩子的需求”,家长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做出决定。
温馨提示:请使用石家庄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