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银河(升级版)/中国当代获奖儿童文学作家书系》:
呆子堵洞
呆子买了一间旧房子,当天就搬到这间房子里来住。
晚上睡觉时,他感到有股凉风吹到脸上,便翻身起来,点了灯仔细察看。
“哦,怪不得呢,”呆子自言自语地说,“原来北墙上有个洞洞!”
“得把这个洞洞堵住,要不我一觉睡下来,非着凉感冒不可!”呆子说罢,就动手从北墙的对面——南墙上拆下了几块砖头,将北墙上的洞洞堵住了。
“这下好啦,我可以放心睡觉了!”呆子吹灭了灯,又躺下来睡觉。
睡了不一会儿,呆子还是感到有股凉风吹到脸上。“咦,这是怎么回事?北墙上的洞洞我不是已经堵住了吗?”
果子起来一看,唉!南墙上刚才拆下砖头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洞洞!
呆子赶紧又从东墙上拆下几块砖头,将南墙上的洞洞堵住。呆子再次躺下睡觉,仍然感到有股凉风吹到脸上。
“这真是活见鬼了!难道还有洞洞没有堵住吗?”呆子生气地说。
他只好又一次从床上爬起来,一看,原来东墙上刚才拆下砖头的地方,又出现了一个讨厌的洞洞!
呆子二话没说,怒气冲冲地从东墙的对面——西墙上拆下几块砖头,拿来把东墙上的洞洞死死堵住。可当他刚刚躺到床上,马上又感到有股凉风吹到脸上!
“我的天啊,墙上的洞洞怎么老是堵不完?”只听呆子气急败坏地吼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呆子问路
呆子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他是来找他的亲戚的。他不知道路怎么走。
他先向一个人问路,那人很抱歉地说:“真对不起,我实在没法帮你的忙。”
他问第二个人,那个人竟连理也不理。
他又问第三个人,那人指指自己的嘴巴,摇摇头,一句话也没说。
这时,对面正好踉踉跄跄走过来第四个人,呆子连忙拦住他,向他问路。这个人翻着白眼,结结巴巴地说:“你、你、你要干吗?……对、对,你笔直、笔直往前走、走吧,走、走、走……”
呆子便一直往前走去。走啊走啊,走了几个小时,出现在面前的竟是一片荒野,连一户人家也看不到。
呆子重重地叹了口气,不知如何是好。
——原来,被呆子问路的四个人,第一个是瞎子,第二个是聋子,第三个是哑巴,第四个是神志不清的醉汉。
呆乎磨杵
身强力壮的呆子每天清早起来之后,不干别的,就做一件事:抱起一根二三十斤重的铁杵,在一块大石头上磨呀,磨呀……
就这样,呆子已经磨了不知多少天了。
好心的邻居看着呆子每天这么白白地消耗体力,就忍不住对他说:“我劝你别再磨下去了吧,你有力气干点什么活儿不好呀!”
呆子理直气壮地说:“有句老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我就是要把这根大铁杵磨成一根细细的缝衣针!”
邻居说:“到市上买一根缝衣针只要几分钱,犯得着花费牛劲无休无止地磨吗?”
呆子说:“钱不钱的,我不管。市上的针,是人家造的。我要的是自己磨成的针。”
邻居又道:“再说,照你这样磨法,恐怕即使再磨三十年、五十年,也未必能够把这根铁杵磨成一根细细的缝衣针呀!”
呆子不以为然地说:“不,不。我还相信‘有志者事竟成’这句古训。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这样,子子孙孙一代一代磨下去,再粗再大的铁杵也一定会磨成针的!”
邻居听了呆子的话,竟一时语塞,半晌,才摇头慨叹道:“不会审时度势,不从实际出发,绝对固执地只认一种死理,一味傻干蛮干,实在太可笑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