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说字解诗:一字吟成诗境新
0.00    
  • ISBN:
    9787507553253
  • 作      者:
    张素凤,孙春青著
  • 出 版 社 :
    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素凤,女,河北唐山人,文学博士,郑州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字理论与汉字教育。出版《一本书读懂汉字》(合著)、《字里中国》(合著)等多部专著,发表论文40余篇。

孙春青,女,河北新河人,文学博士,唐山师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出版《明代唐诗学》等多部专著,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全书以“说字”为起点和线索,以“解诗”为重点和主体,以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将中华文化两大瑰宝“汉字”与“诗词”巧妙结合起来。

全书选取了具有近义关系的46个单独汉字,分为23组,从每一个汉字的字形出发,通过梳理汉字发展演变的脉络,解析造字意图,抽取隐含在汉字字形中的意义特点(即隐含义),比较近义字的不同。然后将汉字中的隐含义融入对相关诗词的赏析中,使诗词意象在读者眼前“活”起来,帮助读者理解诗词的深刻意蕴,体味诗词鉴赏中的“炼字”之妙。

人们一般认为,“炼字”之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本书通过分析汉字构意来阐释字词的隐含义,进而以之解析诗词,使原来只可意会的“炼字”之妙变得可以言传,为诗词鉴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
精彩书摘

“裁”“剪”意义相近,都有用剪刀弄断的意思,可组成合成词“裁剪”。但二者又有明显区别,“裁”以衣为部首,《说文解字》解为“制衣也”,说明“裁”的字形理据是做衣服时把衣料剪切成需要的大小和样子。显然“裁”包含着“有计划、有目的、用心”的意义特点。《汉语大字典》将“裁”的本义解释为“裁剪,用刀剪把纸或布割裂”,《新华字典》把“裁”解释为“用剪子剪布或用刀子割纸”。显然,《汉语大字典》和《新华字典》都没有把“裁”“有计划、有目的、用心”的意义特点纳入释义,因此,我们把从“裁”的字形理据中提取的上述意义看作其隐含义。“剪”字以“刀”为部首,即以所用工具为表义构件,其字形构意不像“裁”那样包含着裁剪者是否用心的问题。《说文解字》将之释义为“剪,齐断也”,说明“剪”的词义中包含着“齐”的意义特点,而这个特点也没有进入现代辞书的释义系统,因此可以看作“剪”的隐含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隐含义不同是“裁”与“剪”的主要区别。对这些细微的区别进行甄别,能够帮助我们把握诗人细腻的匠心和构思的巧妙。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①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②

【注释】

①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妆:装

饰,打扮。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②似:如同,好像。

这是一首咏物诗,歌咏对象是早春二月的柳树。首联“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对柳树的整体描写,用“碧玉”比喻柳叶碧绿、润泽、晶莹的特点,用“丝绦”比喻柳枝的修长、柔美。“不知细叶谁裁出”中,“裁”的意思是剪,但因为“裁”字有“有计划、有目的、用心”的隐含义,我们可以体会作者在设喻时突出裁剪者在裁“细叶”时的万分精心,因而剪出的细叶才愈加精致可爱的用心。这里“裁”能够表达的对柳叶的赞美显然是“剪”字无法表达的,因此这里的“裁”不可换作“剪”。

最后一句“二月春风似剪刀”既是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回答,又点出了所咏之柳是二月之柳、春天之柳。诗人把春风比作“剪刀”,认为它裁出了新叶、吹绿了柳树,比喻新奇传神。全诗对柳树做了从整体到部分的描写,从整棵树到枝条再到柳叶;用“碧玉”“丝绦”比喻柳叶、柳枝的润泽碧绿、细长柔美,十分形象生动;“裁”字隐含了裁剪者用心剪出的细叶精致可爱的意味,十分传神;最后巧妙地说明了裁出新叶、吹绿柳树的是二月春风,透露了作者对春天孩童般纯真诚挚的热爱。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