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编程的回归
1.1 计算思维概述
1.2 扩展到计算参与
1.3 Scratch的故事
1.4 概览
2 联通学习
2.1 编程工具,编程世界
2.2 个人维度
2.3 社会维度
2.4 文化维度
2.5 可触摸维度
2.6 联通构建、编程和文化
3 从代码到应用程序
3.1 面向编程学习的软件应用程序设计
3.2 学校的游戏设计工作室和写作坊小组
3.3 社区中心的应用程序设计
3.4 软件应用程序设计的流行化
4 从工具到社区
4.1 使编程更易于理解:工具的兴起
4.2 走向社会:工具就是社区
4.3 青年DIY创意协作:游戏公司、添加比赛和读书俱乐部
4.4 发起DIY青年协作:在学校中创建在线协作组织和营地
4.5 拓宽社区
5 从零开始到重混创作
5.1 为什么要重混创作?探索Scratch网站上的动机
5.2 闲逛:重混创作作为一种社交手段
5.3 乱弄:重混创作作为一种途径
5.4 沉迷:重混创作作为创意挑战
5.5 将重混创作引入教学:在学校实行重混创作的挑战和可能性
6 从屏幕到可触摸实物
6.1 在俱乐部中玩耍:乐高机器人
6.2 开设新型俱乐部:电子纺织品
6.3 下一代手工艺课程:立体书、游戏厅和公共展览
6.4 制作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7 联通教学
7.1 计算机教育:校内校外并举
7.2 俱乐部和学校课堂:寻找中间地带
7.3 DIY的过去与未来:为学习者提供支持
7.4 联通教学与计算机
8 全民编程
8.1 实现计算参与的途径
8.2 编程联通进行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