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1911年8月~2009年7月),有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东方学家、语言学家,精通梵文、吐火罗文、巴利文、德文、英文等12种语言。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后留学德国,归国后创办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历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聊城大学名誉校长等,是北京大学专享的终身教授。
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研究跨越14个学科领域,“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先生笔耕一生,著作等身,留下2000多万字的文化遗产。学术著作有《糖史》《中印文化交流史》等,翻译作品有《罗摩衍那》《吐火罗〈弥勒会见记〉译释》等。先生的散文也因文笔平实、情感诚挚而备受读者喜爱,其中多篇曾被选入中小学教材以及中高考考卷,例如《夹竹桃》《怀念母亲》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