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水流过,星月留下:王鼎钧纽约日记(1996年4月-1997年11月)
0.00    
  • ISBN:
    9787020105878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域外长卷,心怀家国。
  “一代中国人的眼睛”——华文文学大师王鼎钧先生的纽约生活实录,自传体散文《王鼎钧回忆录》后又一重量级作品。
  “华文世界读者值得珍藏的智慧之书。”
  “我写文章尽心、尽力、尽性、尽意。走尽天涯、洗尽铅华、拣尽寒枝、歌尽桃花。漏声有尽,我言有穷而意无尽。”
  “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展开
作者简介
   王鼎钧,1925年生于山东兰陵,历经对日抗战、国共内战、台湾戒严、美国移民,自称多难。少小立志写作,在写实、现代、各流派中勤奋锻炼,出入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各媒体,从新诗、小说、戏剧中汲取观念技法,自称多学。积六十多年写作经验,散文自有面貌,精神与日俱新。作品畅销各地,近作回忆录及日记尤其受人称道。
展开
内容介绍
  《水流过,星月留下:王鼎钧纽约日记(1996年4月-1997年11月)》是王鼎钧先生移民纽约后1996年4月至1997年11月的日记。《水流过,星月留下:王鼎钧纽约日记(1996年4月-1997年11月)》详细记录了作家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与精神状态,内容涉及政治、文化、教育、移民、宗教、社会百态诸多方面。阅读这部日记体散文集,使读者可以大致了解1996年春季至1997年冬季,大陆、台湾、美国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经济及社会事件;了解台湾大众和美国华人阶层对这些重大问题、社会变化的思想认识与心态反映。其中,有对社会世相的评论,也有对人生伦理道德的评判;有对基督教、佛教的深度认识,更有对两岸时局、社会问题,尤其是对美国社会弊端的客观批评;更多的是对当代文学、文艺、书画水平的评论,并涉及了创作《王鼎钧回忆录》第三卷“关山夺路”的记录。等等。阅读这本日记,不仅可开阔眼界、更会启明智慧,正如台湾作家林文义所说:“……放怀抒言,情致深邃,黄金年华光泽暧暧,读来逐页皆是大智慧。……史论、文学、宗教、美感汇通澈悟,是鼎公文学的一大功德,亦是华文世界读者值得珍藏的智慧之书。”
展开
精彩书摘
  《水流过,星月留下:王鼎钧纽约日记(1996年4月-1997年11月)》:
  晚,雷声隐隐不断,是我今年第一次听到的春雷,温和如作试探。
  这声春雷来得太晚了吧,我几乎把它忘记了,按照农历的节气,通常“惊蛰闻雷”,现在离惊蛰已一个多月,连“谷雨”也抛在脑后了。
  听到雷声,老伴流下眼泪,为什么?她说她记得此生第一次听见雷声是在贵州,大约六岁,她问大人:老天为什么要打雷?她的爸爸说:“因为小孩不乖。”
  为了这个流泪?就为了这个。
  也许是为了她是一个乖女儿,可是老天仍然年年打雷。
  也许为了她也为人母,而她的父母都老了。
  有时候,你的亲人正是难以r解的人。
  她泡了一壶茶坐下,我们喝茶,人在喝茶的时候不流泪。(喝酒的时候流泪。)
  然后她慢慢地说另一件事。她来到台湾以后,她的一个同学有_『男朋友,这一对小情侣不断偷偷地约会。
  (那年代还需要避入耳目。)有一次,雷声打断了他们的情话,男孩指着空中说:“我若有二心,天雷劈死!”
  呵是他仍然负了她。以后她为人妻,为人母,听见打雷,悄悄地流泪,唯恐誓言灵验,雷真的劈死了他,她还是爱他。
  为了转变气氛,我们互相挑衅,我问老伴是否也有男孩为她发誓,她问我年轻的时候是否也曾为女孩发誓,没有答案,谁也不需要答案。
  我暗想,如果能再年轻一次,我倒希望在雷声之下有男孩为她起誓,我也曾经为女孩起誓,十九岁以下的誓言才美丽。
  我的回忆录本来预定写三册,第一册《昨天的云》(幼年和少年),第-册《昨天的雷》(抗战和内战),第三册《昨天的霞》(台湾三十年)。后来发现三册无论如何不够,变成四册,只好另外起了书名。
  我仍然对“昨天的雷”这个标题恋恋不舍。
  ……
展开
目录
海角也有四月天
当花信风吹过
向漩涡中心寻宁静
往事如烟,烟已成风景
水流过,星月留下
我非鱼,子非我
飞絮一样的欲望
孔雀的百衲衣
击鼓传花,快乐的恐惧
琴声歇,蜗牛行过
理还乱,欲断还连
寻金记:山中多白云
左手做的事让右手知道
用今夜星光,点亮明天的太阳
纸包火,堆雪埋藏私密
自白书,自悲输,自摆术?
并不是每一粒沙都能成为珍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