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中国(精编版)》:
大熊猫“团团”和“圆圆”于2008年12月23日前往台北木栅动物园定居,亲情流溢引起了两岸轰动。而熊猫“晶晶”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原型之一。大熊猫是食肉目、熊科大熊猫属的一种大型哺乳动物,最初食肉,后进化为以竹子为食。野外大熊猫的寿命约二十岁,圈养的可达三十岁。成年熊猫体重约80-120公斤,长1.2-1.8米,短尾,有独特的黑白相间毛色,活泼而憨态可掬。它们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秦岭大熊猫被称为“国宝中的美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两三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同期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古老特征,是当之无愧的活化石。可是,因为繁殖能力低下、森林采伐、人类捕捉和种群孤立,大熊猫成为熊科中最为珍稀,也是受到最大生存威胁的哺乳动物之一。根据全大熊猫熊猫明星“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动物园的大熊猫“明”在德机轰炸下玩耍自如,成为伦敦市民心目中的战时英雄。在战争最严酷的时候,报纸仍然在报道“明”的生活。“明”于1944年底去世,《泰晤士报》刊登的讣告称:“她可以死而无憾,因为她给千百万人带来了快乐。”大熊猫文化图标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中国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375只。大熊猫的发现源于1862年来到中国的法国传教士皮埃尔·阿曼德·戴维,他将大量植物标本寄回法国,还在中国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新种,其中包括中国特有的大熊猫、金丝猴和麋鹿。他给大熊猫取名“黑白熊”。不过,黑白熊经不起长途山路和气候变化,戴维将其皮做成标本,送到巴黎国家博物馆,这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标本。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充分研究后,正式给它定名为“猫熊”。1939年,重庆平明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其中猫熊标本最吸引观众注意。因为报导新闻的记者将说明牌上标题“猫熊”从右向左看成了“熊猫”,这个名字就将错就错,广为流传。大熊猫点燃了西方的热情,包括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两个儿子在内的探险家多次来到中国,始终没能捕获到活的大熊猫。直到1936年,纽约女服装设计师露丝·哈克利斯实现了捕获大熊猫的梦想。经过激烈竞争,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得到了这只叫作苏琳的熊猫。此后五六年中,有近20只活的大熊猫被带出中国。上世纪40年代,政府开始限制外国人的捕猎活动。1974至1976年是大熊猫生活史中的饥饿年代。1983年夏,高山箭竹大面积开花,这次500多只熊猫受灾的消息很快传遍全世界,大熊猫开始被迁地保护。1982年后因为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大熊猫数量急剧减少,中国停止了向外国赠送大熊猫的做法。两年后开启了著名的“熊猫租借”方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