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套青少年科普经典畅销美国近20年,发行逾2300,000册。曾获“教师精选儿童图书奖”,“约翰?巴勒斯奖——给青少年推荐的好科学书”,“探索频道读书俱乐部精选”。
2、该系列向小读者介绍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以及在那里成长快乐的小生灵。数百幅手绘插图,数百个实践活动,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动手亲近大自然。提出科学小问题并给出答案,手把手带你触摸大自然。
海报:
当恐龙统治地球时,陆地环境温和、湿润,其他动植物同样兴旺。植物进化得很快,包括蕨类、银杏树、针叶树、苏铁(棕榈类的热带植物)。恐龙时代晚期,开花植物发展起来,从而为恐龙和其他陆地生物提供了快速再生长和发展的食物来源。在海洋中,菊石、牡蛎和鳃足动物进化出来,种类繁多。大型食肉蛇颈龙、鱼龙这些认为不属于恐龙的会游泳的爬行动物统治了海洋。带翅膀的爬行动物翼龙占据了天空,逐渐进化到像今天的小飞机大小。在大约2亿~6.5亿年前,其他爬行类,如鳄鱼、乌龟、蜥蜴分布也非常广泛,在岩石中留下了丰富的化石。
恐龙时代发展出了第一批鸟类,这是德国索伦霍芬石灰岩中发现的,这种年龄为1.4亿年石灰岩颗粒精细,保存下来的化石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有小龙虾、水母、翼龙、昆虫和恐龙。在索伦霍芬沉积物细致的特征之中,有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化石羽毛,属于一种乌鸦大小的始祖鸟,它还有牙齿和带爪子的翅膀,这些是属于爬行类的特征。
在恐龙统治时期,有一类陆生动物保持小体型,通过夜间觅食昆虫,躲避大型爬行动物而存活下来。当恐龙和大型爬行类在6.5亿年前消失之后,这些适应能力良好的小型生物——哺乳动物——继续生活下去,同时还有小型的爬行类(鳄鱼、蛇、蜥蜴和乌龟)、两栖类、硬骨鱼类和鸟类。在接下来6000万年中,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现代生命形式,如早期的哺乳类啮齿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猿和猴子),以及不会飞的大型鸟类、开花植物、鱼类、鲨鱼,以及海蛤蜊和海蜗牛。
年龄为5000万年的化石使我们能够见到恐龙灭绝之后生存并发展出来的生命形式。保存下来的马的牙齿和足骨证明早期的马是一种矮小的五趾动物,经过几百万年时间,体型逐渐变大,发展出了现代马坚硬而行动迅速的马蹄。早期的藤壶、海胆、海蜗牛和鲸类的化石证明它们的壳和骨骼随时间发生了变化——比如,海胆有各种形状,古鲸类逐渐长出了牙齿。早期树种的化石表明,随着开花的草类扩张,取代了许多地区的森林,树变得越来越少。在这些新出现的草地上漫游的动物化石证明出现了成群的食草动物,比如猪、骆驼、犀牛、羚羊和马。2500万年前的猿类化石常见于欧洲和非洲岩石中,而类人的灵长类化石可以追溯到1000万~2000万年前。
……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