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记忆》:
我于1937年7月出生在广州岭南大学。“七七事变”前,父亲伍锐麟是广州岭南大学的老师,由于抗日战争期间逃难,出生不久,父母就带我离开了广州岭大校园。1943年至1948年,父亲离开岭南大学到外单位工作,直到1948年才重回岭南大学任教。那年,我也就得以返回岭大校园,在岭大附小读五年级。如果以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原岭南大学解散的那一年来界定,我在岭大校友当中只能算是小字辈,因为1952年我只是岭大附中初中二年级的一名学生。但我相信,我对岭南的感情绝不亚于老岭南人。
回到岭大校园之初,最令我感到新鲜和兴奋的事情莫过于学校的运动会。岭南大学、中学、小学都有自己的运动会,虽然参赛人数不多,但运动会上气氛的浓烈程度一点都不输给区、市级的运动会。运动会期间,各级社不仅组织参赛队伍,还组织人数不少的啦啦队。运动会上,运动员入场式、开幕式、闭幕式一样不少,比赛期间,乐队高奏岭南运动会会歌——“勇猛红灰狮子,大家起来,齐来参加比赛……”;高音喇叭不断地播放着各个比赛项目的召集通知:计时裁判员在终点处聚精会神地望着起跑点发令枪的烟柱;各级社运动员休息的帐篷内弥漫着松节油的气味;到处旗帜招展,锣鼓声、加油声响彻云霄;现场标语斗大的字写的是“我们要有文明人的头脑,野蛮人的体魄”……运动会上所见的一切都是那样令人难以忘怀。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的体育老师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校内人尽皆知的人物了。60多年后的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我们小学的体育老师是邓荣基,中学的体育老师是陈汝湘,大学的体育老师是郭刁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