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彝族语言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属于彝语支语言的民族还有纳西族、哈尼族、拉祜族、傈僳族、基诺族。1950年开始,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川康工作队,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四工作队,在普查全国彝语并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以各地彝语语音、词汇的异同为主要依据,参照语法和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具体情况,将现代彝语划分为北部、南部、东部、西部、东南部和中部六大方言区。各大方言区又可分为若干次方言区和土语区。
(1)北部方言:又分为北部次方言和南部次方言。主要有圣乍、义诺、所地、田坝等土语。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和云南西部和北部地区。包括四川省所有彝族居住的各县市,云南的永善县、永仁县、元谋县、禄劝县、华坪县、永胜县、宁蒗县、兰坪县、剑川县、中甸县等。
(2)南部方言:分为东部土语、西部土语和西北部土语。以云南石屏县彝语为代表,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蒙自、玉溪、思茅、文山4地区的41个县、市。
(3)东部方言:以贵州威宁、云南的寻甸、禄劝彝语为代表,主要分布在贵州彝区、滇东北及楚雄州地区的40个县、市。
(4)东南部方言:分为阿细、阿哲、撒尼和阿扎土语。以云南宜良、弥勒彝语为主要代表,分布在云南的昆明市、开远市、广南县、富宁县、麻栗坡县及广西的那坡县等22个县、市。
(5)西部方言:分为西山土语和东山土语及5个次土语。以云南巍山彝语为代表,主要分布在云南大理州、德宏州、楚雄州、临沧地区和普洱市等20个县、市。
(6)中部方言:以云南大姚彝语为代表,分为倮倮泼和里泼土语及3个次土语。主要分布在云南楚雄州的10个县。
彝语各方言之间差别较大,基本不能通话,但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仍然基本相同。语音方面辅音多、元音少,韵母基本上为单元音,声调一般只有3~4个;词汇方面同源词较多,达40%左右;语法方面基本语序为主语一宾语一谓语,修饰语位于被修饰语的后面,动词、形容词、部分助词重叠表疑问,部分动词辅音清浊交替表自动和使动,用声调变换表施动和受动的语法范畴等等。
二、彝族文字
在中国的文字体系里,真正拥有原创文字的民族只有汉文、彝文和纳西文三种文字。彝族文字,在汉文史书里被称为爨文、韪书、罗文、倮倮文、夷文或毕摩文字等。彝族文字创制或产生于何时,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难以考证。到今天为止,学界尚无定论。汉文文献(史志)均有彝族使用文字的记载。如《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载有《远夷乐德歌》、《远夷慕德歌》和《远夷怀德歌》,简称《白狼歌》或《白兰歌》。丁文江先生依据维亚尔德《leslolos》和《云南通志》所载的爨语,发现白狼文与倮倮文有将近22个相同的字。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