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跳动的音符
0.00    
  • ISBN:
    9787536074118
  • 作      者:
    叶廷芳著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叶廷芳  德语文学研究学者、作家、翻译家
采撷德国文学星际的思想精华
追述当代大师级名士的治学之道
聆听文学、建筑、戏剧、绘画合奏的美学交响乐
为浑浑噩噩者注入乐享生活的正能量
驿马文丛汇集各个语种的文学研究专家,关于该语种的文学名著、历史文化的随笔、评论文章。 
叶廷芳先生乃 德语文学研究界的泰斗级人物,本书结集叶廷芳先生学术研究之余的散文、随笔和有关建筑|戏剧、艺术方面的评论文字,分文学星际、自然膜拜、大家风范、石头史诗、艺苑漫步五部分。时而述温情,时而忆往昔,时而阐观点,时而观时事,视野开阔,行文中无不透露着作者丰富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人文魅力。
展开
作者简介
  叶廷芳,德语文学研究界的泰斗级人物、博导。1936年生于浙江省衢州市,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留任助教后于1964年进中国(社科)科学院外国文学所至今,主要从事德语文学的研究,尤以卡夫卡、迪论马特、布莱希特的研究见长。退休前先后任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北欧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现名誉会长);中国作协、剧协会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先后获苏黎世大学“荣誉博士”、国际歌德学会“荣誉会员”;享国务院特殊津贴。著有《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卡夫卡及其他》、《美学操练》等十余部;编著《论卡夫卡》、《卡夫卡全集》、《世界随笔金库》等40余部以及译著《迪伦马特戏剧选》、《卡夫卡文学书简》等数部。
展开
内容介绍
  驿马文丛汇集各语种的文学研究学者,关于该语种的文学名著、历史文化的随笔、评论文章。
  《跳动的音符(德语文学研究学者叶廷芳随笔精粹,采撷德国文学的思想精华。驿马文丛之一种。)》结集著名德语文学和文艺理论研究者叶廷芳先生学术研究之余的散文、随笔和有关建筑|戏剧、艺术方面的评论文字,时而述温情,时而忆往昔,时而阐观点,时而观时事,视野开阔,行文中无不透露着作者丰富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人文魅力,读来颇具启发性。
  《跳动的音符(德语文学研究学者叶廷芳随笔精粹,采撷德国文学的思想精华。驿马文丛之一种。)》呈现给读者的是作者自己治学经验及人生特殊的经历,无论是其极具思辨性的评论还是针砭时事的阐发,无论是其对中国戏剧特别是越剧的了然于胸还是对西方文化的独特见解,皆让读者领略到一个文学作品翻译家、戏剧研究者特有的文化观念和学养及其对文学的一往情深。另外,《跳动的音符(德语文学研究学者叶廷芳随笔精粹,采撷德国文学的思想精华。驿马文丛之一种。)》行文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平平淡淡的语言却具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于温情细腻时而严谨深入的文字中,一名学者所有的对文字处理的有条不紊及自然精巧展露无遗。
展开
精彩书摘
  《跳动的音符(德语文学研究学者叶廷芳随笔精粹,采撷德国文学的思想精华。驿马文丛之一种。)》:
  文艺复兴是欧洲人传承古希腊文学的“第二棒”,她在文化层面上是对古代的一种回归,又是对它的一种超越;回归的是它的精神,超越的是它的形式和风格,而这才是最好的继承。这一精神在本土之外首先体现在两个与希腊、罗马(意大利)邻近的国家——法国和西班牙。法国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拉伯雷对希腊古籍的发掘和研究欢欣鼓舞,他以荒唐可笑的故事写成《巨人传》,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以及教会、僧侣、巴黎神学院等等历史绊脚石无所顾忌地进行嬉笑怒骂。从15世纪起,西班牙文学在人文主义思潮的激荡下也开始挣脱宗教的禁锢,以意大利文学为榜样,创造了不失西班牙文学特色的新型诗体——感怀诗。打破禁锢的西班牙作家无所顾忌,充分发挥想象力,以生动、幽默的小说对政教恶行、社会败相或辛辣讽刺,或尽情嘲弄,极具杀伤力,从而开了欧洲文学史上“流浪汉小说”的先河。
  这是一个原创精神激扬的时代。许多崇尚古希腊文学的作家并没有在形式上跟着前人亦步亦趋,而是强调以自己的独创与前人媲美。如莎翁就没有严格遵循古人关于悲剧和喜剧的严格规定,他经常在喜剧中加入悲剧因素,在悲剧中加入喜剧因素。再如德国的歌德和席勒,在德国文学还没有取得独立地位的时候,有的人主张仿效法国,有的人主张学习英国。这两位文艺复兴式的巨人互相携起手来,在肯定英国文学的同时,毅然转向古代(希腊、罗马)。他们要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学中的人文精神,那种理性的沉稳和形式的完美,那种“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温克尔曼)。为此,歌德不惜“弃位”、“背友”(施坦因夫人)和“违纪”(不向公爵告假),私自前往意大利,进行了近两年的考察,搬回了满屋子的古代艺术品和典籍。正是出于对古代精神的憧憬,歌德最终接受了席勒的竭诚建议,与之进行了十年创造性的亲密合作,终于奠定了独立的德意志民族文学的丰碑,并把德意志文学推向了高峰。
  在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中,古希腊精神继续在蔓延,英国杰出诗人雪莱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题材来自古希腊神话和古希腊悲剧,主题却有了发展。艺术主张与西欧浪漫派相歧异的德国浪漫派依然尊重古希腊文学。这个流派的主要理论家F.施莱格尔虽然认为描写客观的艺术终将被表现主观的艺术所取代,但他仍然认为古希腊文学是典范。他甚至还撰写了《希腊文学研究》和《希腊罗马诗歌史》两部学术著作。他与他的哥哥奥古斯特合办的浪漫派喉舌《雅典娜神殿》的“雅典娜”即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德国后期浪漫派的重要作家荷尔德林在其代表性小说《许佩里翁》中借主人公之口歌颂了古希腊的光荣。此外他还亲自翻译了索福克勒斯的两部代表作。
  ……
展开
目录
目录contents
文学星际
古希腊文学燎原全欧洲
德意志文学的启蒙精神
德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
歌德的世界眼光
席勒落户庐山
以诗为子弹的射手
目录contents
文学星际
古希腊文学燎原全欧洲
德意志文学的启蒙精神
德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
歌德的世界眼光
席勒落户庐山
以诗为子弹的射手
——析海涅的《一个冬天的童话》
说不尽的卡夫卡
散文里的真性情
两座古堡共孵一个“蛋”
——里尔克《杜伊诺哀歌》诞生记
加缪:将哲学变成美学
大家风范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走在人生边上的风景——杨绛先生近忆
性情何其芳
冯至先生的为学风骨
朱光潜先生的学者风范
后海双璧
艺术殉情人——吴冠中重描
结识吕远(艺与人)
“有意味“的关牧村
巧缘钱绍武
徜徉于美学大家族
自然膜拜
母爱,天地间最圣洁的感情
开门见山
血色的“蛇脖子创口”
偷情的“特区”
年节,我还是依恋“原配”
告慰白居易
问渠哪得清如许
走出“深闺”的青海湖
鸟岛??飞禽的天堂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大海的情怀
谈谈大生态美学


石头史诗
废墟之美
神的建筑与“人”的建筑
建筑设计与现代语境
建筑:现代与古典对话
“鸟巢”——石破天惊
建筑的反差美
建筑的怪异美
缪斯的宠城
水灵的海德堡
海滨石城
民族苦难的大地纪念碑
艺苑漫步
美是一种邪气
中国话剧百年仍“体弱”——先天不足遭受挤压,历次运动损兵折将
《绝对信号》作为先锋戏剧的历史定位
大学者为什么看上秦淮名妓——三读话剧《白门柳》
经典名著的舞台演绎
感谢电影
艺术与科学面面观
“艺术是一种疯狂的感情事业”
“写写画画”的朋友们
物去魂留——漫议苏笑柏的漆胶画
讲风格是有风险的
析海涅的《一个冬天的童话》
说不尽的卡夫卡
散文里的真性情
两座古堡共孵一个“蛋”
——里尔克《杜伊诺哀歌》诞生记
加缪:将哲学变成美学
大家风范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走在人生边上的风景——杨绛先生近忆
性情何其芳
冯至先生的为学风骨
朱光潜先生的学者风范
后海双璧
艺术殉情人——吴冠中重描
结识吕远(艺与人)
“有意味“的关牧村
巧缘钱绍武
徜徉于美学大家族
自然膜拜
母爱,天地间最圣洁的感情
开门见山
血色的“蛇脖子创口”
偷情的“特区”
年节,我还是依恋“原配”
告慰白居易
问渠哪得清如许
走出“深闺”的青海湖
鸟岛——飞禽的天堂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大海的情怀
谈谈大生态美学


石头史诗
废墟之美
神的建筑与“人”的建筑
建筑设计与现代语境
建筑:现代与古典对话
“鸟巢”——石破天惊
建筑的反差美
建筑的怪异美
缪斯的宠城
水灵的海德堡
海滨石城
民族苦难的大地纪念碑
艺苑漫步
美是一种邪气
中国话剧百年仍“体弱”——先天不足遭受挤压,历次运动损兵折将
《绝对信号》作为先锋戏剧的历史定位
大学者为什么看上秦淮名妓——三读话剧《白门柳》
经典名著的舞台演绎
感谢电影
艺术与科学面面观
“艺术是一种疯狂的感情事业”
“写写画画”的朋友们
物去魂留——漫议苏笑柏的漆胶画
讲风格是有风险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