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红色娘子军
0.00    
  • ISBN:
    9787536071087
  • 作      者:
    郭小东著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以长篇小说的形式重写这部经典,弥补电影的遗憾同时还原真实,吴琼花、洪常青、南霸天在这个新的时代获得了新的生命……
展开
作者简介
郭小东,一级作家、文科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著作:《中国知青文学史稿》《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中国当代知青文学》《中国知青部落》《1979知青大逃亡》《青年流放者》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部新《红色娘子军》。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电影《红色娘子军》做了大胆的解构、改写,保存了原作故事架构的同时延展了历史,以模糊不确定、似是而非的形式,塑造了一组新的人物——形同原著人物的女红军冯琼花及其孙女冯、琼花恋人钟伯、自诩为南霸天孙子的电影人等。对历史的遗忘与审视,对现状的困惑与逃离,以现代精神全部重新评说。
每章前半部的语言风格是村上春树的,后半部是红色经典式的。文本风格、人物情感、精神观念、人文风土、时空隔阂的强烈反差留给人们无尽的反思,同时描状了当年红色娘子军幸存者今天的生活。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对发生于70多年前的一段陌生而短暂的战事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现在,在我和初恋男友分手之后,我独自回到海南。离开北京的那一天凌晨,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在密集的丛林中,流出一条绿莹莹的,漂着红色树叶的河。那条河静谧羞涩如同一匹抖开的缎子,在绿色的细雨中无声地呜咽啜泣。
那是我童年曾经抵达的河流。在河边的椰林里,椰树那羽状的向天飘逸的叶片,遮天蔽日地奔向河流两岸。
我梦见这条河,一片片遮天蔽日的椰林包围着这条河。河在椰林的包裹中,沉浸于舒适的幸福的轻喘中,在没有见到大海之前,这条河会一直陶醉于此。
梦醒之际,我出了一身冷汗,那条美丽的河流惊醒我,那是一份寒冷的美丽,一份清淡的凛冽,一份从血泊中站立起来的神圣。这些东西从来就没有进入过我的生活。童年时光着身子,却有些羞涩地躲在有树荫的河湾里沐浴,把河上漂来的红叶,贴在脸上,让暗暗涌动的流水,冲击日渐膨胀
的乳房,让那放肆的流水,从两腿间温暖地冲过。我第一次在河湾里憧憬着未来的男人,幻想着他也像此刻的流水一样,抚摸我的全身,而我已经全然被河水包裹了。我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沉入水中,让河水整个地把我圈住。那是一种永生难忘的感怀,一种开天辟地的来自心灵的战栗。
我梦见的这条河,有些怪,有些令人惊悚,有些神鬼之气氲氤其中。还是绿莹莹,还是红叶漂在水上。只是不知现在重返其中,是否还有少女时期那种渴望被抚摸被包裹的情怀。
失恋使我想起海南岛,想起童年纪事,想起那一片浸透着血泪的土地,被大火一年一年地燃烧过的丛林。
每一片丛林里都有河流,每一条河流都有久远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讲故事的人,每一个人始终都将走入最后的丛林。
最后的丛林里流出的这条河,就是万泉河。
我是带着失恋的惆怅和怨恨回到海南岛的,从美兰机场出来,我甚至没有进入海口的欲望,就在机场出口直接搭车往琼海。以往很少有人知道海南岛琼海这个地方,但是有许多人知道万泉河。现在因为琼海的博鳌成了亚洲论坛的永久性会址,亚洲各国元首和政要在这几年间频频光顾博鳌,琼海骤成世界名胜。很少有政治家不知道琼海博鳌。
博鳌,在万泉河出海口。
70多年前,有一次恶战,有许多中国人的尸体,从万泉河流经博鳌,葬身大海。权且把它当作一个传说,尤其是在庆祝缅怀胜利的这一边,人们已经不太在乎战争中惨烈和残酷的一面,而常常张扬那伟大光荣正确和英雄的一面。
当午后西斜的阳光投射在琼海市中心的“红色娘子军”塑像上时,我正站在离塑像不远处的一个街角。街角在塑像的北面,西斜的阳光照不到这里,使得我能够斜切着光线很清楚地看到这座塑像。由于塑像是坐西朝东,西斜的阳光把塑像的背景映照得一片辉煌,我反而看不清楚塑像的面部。可以肯定,这不是一张典型的海南女人的脸。也许塑像的纹理太粗豪,我只能远远地感受着这座身着戎装的女性石雕整体散发出来的魅力。这座石雕的集体原型,算来现在至少也有八九十岁了。离此地不远有一座“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园里供奉着四五位硕果仅存的当年“赤色女子军特务连”的女战士。那些女战士已近
风烛残年,依然穿着当年的军装,在大厅里等着和游客交流。游客向管理处交钱,可以和这几位可敬的女战士一起合影留念。这是我从一个朋友那里听来的,我打算专程去这个纪念园看看。
红色娘子军石雕和纪念园,让琼海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有了一段载入中国革命史册的光荣历史。尽管已经很少有人能够从头陈说70多年前那场由琼崖妇女去集体承担的战争故事,包括细节。尽管有人对这个因为梁信先生的电影《红色娘子军》而名噪中外的战争故事,而引发对其史实莫衷一是的争论。我所关心的是,那些在如花的年代里慷慨捐躯的女性,或者侥幸活了下来的女人,她们作为女儿、母亲、妻子、姐妹,或者说仅仅作为女人,她们面对那场战争,事实上是面对一种生命的选择,抑或她们本就别无选择,她们只能面对。一些人牺牲了,一些人活了下来,牺牲的成了英雄或者泯灭在时间里,活下来的命运各有不同,我不知道在纪念园里接待游客的那几位老年女战士的心情如何?但我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的。
我的外祖母就是她们中的一员,现在她的名字就写在“娘子军干部战士名录”里。她没有死于那一场战斗,但那一场战斗里有她的足迹身影和故事。
万泉河令我记起这些,并非仅仅因为外祖母的缘故,是万泉河令我对之有所缅想。一代人有一代的梦想、追求以及生存和反抗命运的方式。我不会也不愿意回到70年前,再重蹈我外祖母的生涯。作为女人,我更愿意去洞知各个不同年代,女人们的命运和改变反抗这种命运的细节。尤其是在失恋之际,我更想知道,女人们为什么承担?为什么必须承担?包括战争和男人。
黄昏时分,我独自来到万泉河边,来到那个曾经在梁信先生的电影里出现过的椰林寨。当然,它本不叫椰林寨。现在叫椰林寨的地方是万泉河上游一个很僻远的苗寨,那里现在已经是一个小有名声的旅游点。凡是参加万泉河漂流的游客,都会在河边的椰林寨小歇,参观同时购物。
我外祖母的椰林寨,现在已没了昔日的光芒。70年前,因为穷,椰林寨才闹红,死了许多青壮年,成为革命老区。70年间,它早已被人遗忘,偶尔有一些编撰海南革命史的老先生来考察调查,也大失所望。当年的革命故事已成为传说,已不是历史本身。
我赤裸的双脚浸在河水里。从五指山上流下来的河水在早春二月依然是寒冷刺骨,这些河水经历了五指山千万条峡谷和无数丛林,然后流入这一河段,抚摸着我的双脚,那种令人心痒的,震悚的感觉唤起我初吻时的回忆。我忽然间收紧了身体,缩起双肩,眼泪流了出来,体内有一种很奇怪的久违了的曾经经历的冲动,像泉水似的弥漫全身。我双眼木然地望着河面,那上面漂着许多殷红的叶片,那是五指山冬天的黄栌和三角枫。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