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最美中国人——助人为乐
0.00    
  • ISBN:
    9787500093558
  • 作      者:
    本书编委会编
  • 出 版 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最美中国人:助人为乐》根据刘云山同志的讲话精神,将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的最感人、最杰出的人物及生活在你我身边的、平凡却会于千钧一发之际给我们震撼的普通人汇集成册。本稿是其中之一,选取了最近几年社会上出现的一批乐于助人的普通人的事迹、故事。
展开
精彩书摘
  《最美中国人:助人为乐》:
  刘国江:让爱照亮每一天
  刘国江(1965~),吉林省九台市人,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国税局工作。
  从1986年开始,刘国江先后照顾过200多位孤寡老人。还是在部队服役期间,刘国江就常去看望、照料驻地的五保户王妈妈,用自己有限的津贴给老人买罐头和蛋糕,还为老人拆洗被褥、打扫房间……在生活上尽全力照顾老人。老人感动得涕泪交加,见着邻居就说:“我有儿子了,我有了一个当兵的好儿子!”部队有位离休老干部叫孙福祥,体弱多病,儿女又都在外地,无人照顾。刘国江一有空儿,就去为老人担水、劈柴,成为孙家的主要劳动力,一干就是四五年。
  1994年5月,刘国江转业到长春市二道区国税局后,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在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发扬光大。1997年3月,他出差到九台,了解到羊草沟乡80岁的孤老李于氏生活窘困、无依无靠,便来到李于氏居住的两间破草屋。当他看到虚弱的老人蜷缩在露着棉絮的破被子里不住地发抖时,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回来后,他便与长春市二道区东站十委社区敬老院联系,把老人接到益寿院,并尽最大努力安排好老人的生活起居。打那以后,刘国江便负担起老人全部的生活费和医药费,每月500元左右,而当时刘国江每月的工资只有700多元。刘国江还隔三差五地给老人送来日用品、水果、糕点,陪老人聊天,给老人洗衣服、梳头。遇到刘国江之后的6年,用老人自己的话说,是“掉进蜜罐”的6年。2002年,老人得了癌症,临终时含笑说:有国江这么个好儿子,我这辈子活得不冤!
  从把李于氏接到益寿院那天起,刘国江就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老人们走了一茬又一茬,可刘国江对益寿院的感情始终如故。他说,这里有他的牵挂,他把这里的老人当成了自己的爸妈。作为儿子,能为父母做的,刘国江都努力地为这些老人做。能为这些孤寡老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让他们幸福地安度晚年,是刘国江最大的心愿。
  多年来,刘国江以其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作风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在工作中、社会上,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特别是他近30年里,在社会上爱老敬老、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事迹,赢得了广泛赞誉。刘焕荣精彩点评
  近30年里照顾着孤寡老人,生活在他周围的人总是能看到他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自己掏钱为老人看病。200多位孤寡老人谈起这个不是儿子胜似儿子的人时。眼中总是闪着泪花,深情地重复着一个字“好”。
  刘焕荣:将关爱进行到底
  刘焕荣(1957~),江西省弋阳县社会福利院会计。
  1971年12月31日,刚满14岁的刘焕荣不小心掉进了火坑,全身91%的面积被烧伤,Ⅲ度烧伤达81%。在党和政府以及许许多多人的关心下,她从绝望中走了出来。她始终用一个健全人的标准要求自己,重新开始学习洗脸、刷牙、吃饭、穿衣等,经过多年努力,先后获得会计员、助理会计师职称和财会中专学历。
  由于烧伤不能生育,1984年,刘焕荣领养了一个女儿。2003年,女儿大学毕业后,成了广州市的一名警官。为了便于与女儿交流,她克服身体上的种种困难,用右手单指、左手夹笔代指来打字。在网络中,她意外地发现,有许多年轻人特别是未成年人,整日沉湎于游戏,耽误学习,于是她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爱心和多年教育女儿的经验来帮助他们。
  家住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一位高三学生是她教育的第一个沉迷网络的孩子。在QQ上认识后,她通过和他交流游戏心得,取得了孩子的信任,通过交谈,她对症下药。在她的帮助下,孩子不再沉迷网络,学习成绩也一天天好起来。从此,她的未成年网友越来越多了,她用真爱温暖着他们,用真情感化着他们。
  当很多人在网络上追逐着虚拟世界带来的刺激和满足时,刘焕荣却用她那残损的手指操纵着鼠标,用“心”关爱网络上的每一个孩子,被人们亲切地誉为“网络妈妈”。
  她不仅利用QQ和青少年及家长们沟通,还在“网络妈妈”论坛发帖1530篇,经常发送短信、打电话以及面对面做心灵沟通,与网友及其家长互通信息。目前,她的孩子及家长网友已超过2000人。国内外有1000多人加入“网络妈妈”志愿者行列。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她给自己取了“心灵美”和“蓝天”的网名。她说,外在的美可以被剥夺,但心灵的美像蓝天一样纯净和永恒。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精彩点评
  她是一位特殊的母亲,她的孩子遍布全国各地。她用自己残损的双手,永不停歇地敲’击着键盘,同千百名沉湎网络的孩子进行着心灵的交流和沟通,用爱的甘泉滋润着他们饥渴的心田,引领他们迷途知返。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网络妈妈”,她用最细腻、最温柔的母爱,向人们诠释着感天动地的人间真情。
  ……
展开
目录
阿里木江·哈力克:卖羊肉串捐资助学
阿里帕·阿力马洪:母爱最真
白云:铁肩柔情担道义
才哇:玉树不会忘记的康巴铁汉
陈光标:上善若水,慈济天下
陈家顺:动人以行不以言
丛飞:把时间献给孩子
党素珍:50年舍小家为大家
董明:轮椅上的爱心使者
段爱平:老百姓的贴心人
冯计:捐资助学点亮希望蜡炬成灰生命无悔
冯志国:在三尺岗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甘金华:帮助别人我心里很快乐
高淑珍:爝火燃回春浩浩
高耀洁:中国的特蕾莎修女
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
龚大锬、李成环:用生命铸就爱心路
龚全珍:将军梦,守护情
郭明义:“雷锋传人”
何碉:何处春江无月明
胡忠、谢晓君夫妇:坚守藏区12年支教
黄久生:不变的乡情
江秀忱:用爱为弱势群体构筑温暖家园
李春燕:照亮苗乡的月亮
李加才让:乡亲们的好“曼巴”
李丽: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李灵:心灵放歌
李明素:生死关头架起希望之桥
李文哲:用瘦削的双肩扛起了自己的“希望工程”
李艳光:孩子们的知心“爸爸”
李玉兰:感动中国的平民慈善家
厉莉:爱心法官两捐骨髓
梁兵:将无私的爱献给残障儿童
林秀贞:唯愿乡亲都幸福
刘国江:让爱照亮每一天
刘焕荣:将关爱进行到底
刘丽:将捐资助学进行到底
刘乾坤:帮助人是一种享受
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刘月生、王世昌夫妇:乡村教育毕生牵挂
罗玮:心地光明同日月
马志英:贫困孩子的回族妈妈
毛陈冰:千里救人不留名
欧学联:和谐社会的耕耘者
裴春亮:乡村致富带头人
濮存昕:预防艾滋病义务宣传员
齐亚珍:以无私母爱谱写深情
邱娥国:真情爱党真心为民
全二平:真心谱写“爱心邮路”
热汗古丽·依米尔: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孙茂芳:助人为乐是生活方式
王结:双手“走”出人生光明路
王文忠:亿万富翁“跳槽”当上村支书
王选: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
王燕娜:捐肾救人的汉族姑娘
王瑗丽: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孩子们
王振治:给4个残障儿童撑起完整的家
王直: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微尘:微小中见大爱
魏青刚:搏击巨浪勇救人
吴菊萍: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
吴孟超: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吴天祥:一股真情涌动江城
吴熙:慈善医生惠众生
吴显才:21年义务赡养61名老人
解黎明:倾囊助学十五载
徐本禹:大山深处孤身支教
徐茂: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把爱心撒播得更远
许月华:“板凳妈妈”,用爱撑起一片天
燕赵13义士:大爱至朴
杨绍军:为孩子们建起一个阳光家园
张桂梅:百个孩子的最美“妈妈”
张丽莉:冰雪为容玉作胎
张陆海:藏族老人的“汉族儿子”
张平宜:“希望之翼”让麻风村孩子受教育
张前东:煤矿“铁汉子”
张荣锁:太行新“愚公”
赵广军:付出爱、传播爱
赵渭忠:“希望将军”的慈爱心
赵永录:义务摆渡49载
钟期荣、胡鸿烈:香港教育界的传奇夫妻
朱佩芳:用行为书写着爱
朱玉林:爱在白山深处浓
附录:感动中国2002~2013年度人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