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快速记忆法》:
(3)诸寒痛证:寒湿痹痛,配白术、桂枝等。
(药理作用)附子能强心、增强股动脉和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免疫、抗炎、镇痛及抗寒冷等。
(用量用法)煎服,3~15克,或入丸散,入汤剂应先煎0.5~1小时以减弱其毒性。
(特别提醒)孕妇忌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薇、白及同用。生品外用,内服须炮制。
附子辛热燥烈,走而不守,具有纯阳之性,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外固卫阳以祛寒,为温阳、祛寒、扶阳之要药。
附子与乌头两者均可散寒止痛,可治风湿痹痛,心腹冷痛等证。但附子为子根,又善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治亡阳欲脱、肾阳虚衰、阳虚水肿等;而乌头则为母根,长于祛风除湿和麻醉止痛,治寒疝腹痛、阴疽等。
不良反应:附子中含多种乌头碱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尤其表现为对心脏的毒性。但经水解后形成的乌头碱,毒性则大大降低。乌头碱类结构属二萜类生物碱,具有箭毒样作用,即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传导,还具有乌头碱样作用,表现为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呼吸抑制,肌肉麻痹和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等。附子大剂量粗制生物碱可导致多种动物全身性及呼吸麻痹症状,症状表现为呼吸停止先于循环紊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