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政治秩序危机 美籍日裔作家弗朗西斯·福山在1989年发表《历 史的终结》一文,中心观点很明确,即西方式自由民 主是人类历史的最终政体形式。苏东共产主义政权的 解体让福山的观点不仅在西方声名大噪,也很快传播 到那些仍然是非民主的社会。
若站在今天的世界,不知道福山会如何看待民主 政体。诚然,在那些还没有成为民主的社会,人们仍 然在努力争取民主,历史似乎在沿着“历史的终结” 的道路前行。不过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民主政治秩序, 已经很难是“历史的终结”。在非民主社会,民主化 的确在摧毁着原来的各种政体,但民主化也同样在摧 毁着原来建立起来的民主秩序,而民主能摧毁原来的 秩序,却很难建立起一个新的秩序。在21世纪的世界 ,我们注定要面临一场深刻的政治秩序危机。
街头:人民的暴力运动 在泰国,政党之间的恶斗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不 管哪一方成为反对党,都能动员到足够的政治力量, 推翻现在的执政党政权。反对党要求政治改革,以冠 冕堂皇的口号动员甚至挟持社会力量,执政后却不会 有任何实质性的改革。近年来甚至发展到抵制选举的 地步。没有政府,谁来进行政治改革?反对党会说, 人民。但谁是人民呢?人们看到的是各种不同利益的 社会群体,而找不到政治人物口中的“人民”。
印度的例子更为典型。从人口规模来说,印度是 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英国殖民统治结束后,印度 的民主运作得相当不错,尽管各种社会冲突一直存在 。但现在则出现了新形式的街头运动。日前,印度首 都新德里的示威者占领了市中心,导致交通瘫痪,发 起者便是新任行政首长基杰里沃夫(ArvindKejriwal )。起因是直属于联邦政府管辖的内政部,拒绝将四 名涉嫌失职的德里警察停职,基杰里沃夫因此发动示 威,试图迫使中央政府就范,交出首都的警察权。由 当政者搞街头运动比较罕见,但其支持者认为,印度 所谓的民主政治的腐败已经根深蒂固,需要用非常的 手段才能破旧立新。
在乌克兰,因为2013年政府暂停与欧盟签署联合 国协定,引发了政治危机,反对派要求现政府下台, 执政党当然不肯。为了“妥协”,政府提出让反对党 “权力分享”的计划,但反对党不接受。双方之间的 暴力还在进行,人们仍然不知道如何终止这场危机。
不仅新兴民主社会如此,西方发达民主社会也经 常如此。街头政治成为这些民主政治的共通点。首先 ,所有街头政治表面上都表现为“人民”对抗“政府 ”,具有吸引人的政治口号,也就是抗议者所提出的 “理想社会”,抗议者(及其口号)能够动员很大一 部分社会群体参加。其次,抗议者都会强调运动的“ 和平”性质,但在过程之中往往出现暴力。最后,受 各种内外环境的制约,执政党很难简单地使用暴力机 器来控制街头运动的暴力化,往往使得国家和社会处 于无政府状态。
幕后:精英群体的斗争 政府与人民之问的矛盾固然普遍存在,但不是街 头运动的唯一原因。除了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矛盾,街 头运动还体现了更深层次的精英群体之间的矛盾。
其一,街头政治是不同政党之间争斗的结果。政 党是由精英组织起来的,普通民众只是各政党动员的 对象。尽管民众的参与构成了街头运动,但获益的则 是少数政治精英。
其二,街头运动往往表现为中央精英与地方精英 之间的矛盾,印度的例子便是这样。无论是民主还是 非民主国家,中央集权是现代所有政治体制的共同特 征。但中央集权不见得能够提供有效治理,相反还经 常遏制地方(一线政府)的创新。日本社会也呈现出 这样的现象,在中央政府找不到改革出路的情况下, 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挑战中央,寻求地方的突破。北美 、欧洲等地也都存在类似的争斗。
其三,街头政治也表现为新型与旧型精英之间的 矛盾。不同社会阶层的精英之间,矛盾一直存在着, 但当代社会经济形势变化迅速,导致社会阶层的快速 变化。当现存体制不能及时调整来体现新兴社会阶层 利益的时候,新兴利益社会阶层经常会诉诸街头运动 。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