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体和社群的价值被不断高估的西方,“自由及其局限”一度成为主流,社群主义应运而生。以至于有人说,20世纪70年代政治哲学的主题是新自由主义者的正义,而80年代政治哲学的主题则是社群主义者的社群。在20世纪90年代,正义和社群两者同时成为政治哲学的主题。
对于长期饱受集体主义浸淫,如今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讨论社群主义,究竟是早还是晚?这就需要从政治哲学的视角,进入社群主义的思想内核。《社群主义》作者,十年前曾因“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引起轰动的著名政治学者俞可平,在梳理西方政治哲学流变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社群主义及其价值,并明确指出,离开自由主义,谈论社群主义的后果是非常危险的。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桑德尔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强化社群的职能,因为没有社群的资本主义只是个空壳子。
——英国前外交大臣道格拉斯·赫德
★对自由主义政策的失望,加上政府管治的诸多问题导致了近年来社群主义思想的崛起。对社群主义而言,社群和整个公民社会的巩固能够克服市场的支配地位带来的社会分裂。社群主义者不但已对新民主党和新工党产生了直接和明显的影响,也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民主党。社群主义代表了一种“恢复公民美德”和“振兴社会的道德基础”的呼声。
——安东尼·吉登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