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党纪政纪案件被调查人权利保护问答
0.00    
  • ISBN:
    9787517401759
  • 作      者:
    本书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 :
    中国方正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法规制度。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业主责,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为适应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新要求新部署新举措,更好地满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学习需要,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长期从事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的同志对一批纪检监察业务用书进行了修订,首批陆续出版29种。
  《党纪政纪案件被调查人权利保护问答》一书根据新颁布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问答的形式,对如何保护被调查人权利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解答。《党纪政纪案件被调查人权利保护问答》从纪检监察机关审查办案角度阐述了被调查人权利保护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同时兼具一定的理论性,既可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审查办案工具书,又能为被调查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党纪政纪案件被调查人权利保护问答》:
  报经中央纪委批准,由省(部)级以下党委、纪委批准立案的案件,报经省(部)级纪委(不含副省级市纪委)批准,可再适当延长。调查期间,发现被调查人有新的违纪行为的,自发现之日起,重新计算案件调查时限。因主要涉案人员出国(境)、失踪,或因不可抗力,致使调查工作无法进行的,可以中止调查。中止调查的情形消失后,案件检查部门要及时报分管领导批准,恢复案件调查。自恢复调查之日起,案件调查时限连续计算。(4)案件审理时限。案件审理应在正式受理之日起一个月内审结报批。案件审理部门与案件检查部门对案件事实、性质、处理意见分歧较大,或者案情特别疑难、复杂的,经分管领导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审理时限,但延长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审理过程中,需要补充调查的,补充调查时间不计人审理时限。(5)审理期间补充调查时限。审理过程中,案件审理部门认为证据不足需要补充完善个别证据的,可以自行补充调查,也可以由案件检查部门补充调查;认为案件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应提出意见报分管领导同意后,交由案件检查部门补充调查。补充调查不得超过两次,每次不得超过一个月。(6)处分执行时限。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在一个月内向受处分党员所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及其本人宣布,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组织关系将处分决定材料归人受处分者档案;对于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含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还应当在一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等相应变更手续;涉及撤销或者调整其党外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及时撤销或者调整其党外职务。特殊情况下,经作出或者批准作出处分决定的组织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六个月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监察机关立案调查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结案;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办案期限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并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同时规定,在调查处理过程中发现被调查人员有新的违反行政纪律事实的,办案期限应当自发现新的违反行政纪律事实之日起重新计算。监察机关立案调查的案件,办案期限自立案之日起算,至作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之日终止。
  此外,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公务员参照执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通知》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监察工作条例》、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监察工作条例》等规定,任免机关立案调查的公务员违纪案件,一般应当自批准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决定;案情复杂或者遇有其他特殊情形的,办案期限可以延长,但是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
展开
目录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党纪政纪案件?
2.党纪政纪案件与刑事案件和其他行政执法案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什么是行政监察对象?
4.什么是党纪政纪案件被调查人?
5.什么是党的纪律、行政纪律,党纪、政纪的范围包括哪些?
6.什么是违纪?
.什么是违纪的构成要件,它有什么意义?
8.办理党纪政纪案件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9.办理党纪政纪案件需要经过哪些程序?
10.哪些案件需要移送处理?
11.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12.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是如何认定的?
13.什么是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行为?
14.什么是违反党的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
15.什么是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
16.什么是贪污贿赂行为?
17.什么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
18.什么是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19.什么是失职、渎职行为?

20.什么是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的行为?
21.什么是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
22.什么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23.行政纪律有哪些具体要求?
24.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行为主要有哪些方面?

25.纪检监察机关办案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26.什么是证据,证据起到什么作用?
27.党纪政纪案件有哪些证据种类?
28.什么是言词证据、实物证据、技术证据?收集证据采取什么方式?
29.党纪政纪案件由谁负举证的责任?
30.什么是直接责任者和主要领导责任者、重要领导责任者?

31.“较大损失”、“重大损失”、“巨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标准是什么?
32.党纪、政纪处分的种类有哪些?

二、案件线索受理
三、初步核实(初步审查)
四、立案
五、案件调查
六、调查措施
七、案件审理
八、案件处理
九、量纪政策
十、救济渠道
十一、疑难解答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