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红石崖
0.00    
  • ISBN:
    9787514331240
  • 作      者:
    张俊亭著
  • 出 版 社 :
    现代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红石崖景区地理位置优越,南连全省十佳景区嵖岈山和“温泉小镇”,西靠舞钢市的风景名胜九头崖,北接槐树乡的龙天沟和西平县酒店的棠溪源,东有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博物馆,形成了一个广大的旅游观光圈。
  红石崖景区特点明显,集全国名山秀水之大成,奇峰异石,怪树名花,深峡幽洞,飞瀑流泉等,应有尽有。群众有一首诗道出了红石崖景区的全貌:“六潭六泉七瀑布,四峡四洞二古墓,六大寺院六怪石,五大名山六碧湖。”景色别致,千姿百态,溪流潺潺,鸟语花香,美不胜收,让人陶醉,红石崖的美名传遍全国。
  《红石崖》是张俊亭先生多年来守护嵖岈山、心系嵖岈山的丰硕成果与最好见证。
展开
作者简介
  张俊亭,1940年12月出生于遂平县嵖岈山镇红石崖村书香世家,1960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创办红石崖山村小学;2001年退休,同年主动发起并协助乡(镇)政府开展红石崖风景区旅游开发工作。一生酷爱新闻、文学、书画艺术。2006年创办嵖岈山镇老年书画研究会、嵖岈山书画院,分别为市县老新闻工作者协会、老区建设促进会、书画协会和文明生活与本土文化研究会会员,其新闻、文学、书画等作品在省、市、县获奖和被采用数百篇,有不少作品随参展团到全国各地及海外展出并被入编书画典藏和史册,曾荣获德艺双馨艺术家、杰出书画家等荣誉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红石崖》是张俊亭先生多年来守护嵖岈山、心系嵖岈山的丰硕成果与最好见证。红石崖既是嵖岈山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也是一块急待开发并已有香港北角英皇天易国际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新义先生主持进入千峰寺基础建设阶段的宝藏之地。作为这片山水大地的一员,可以说张俊亭先生对红石崖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汗水,从本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他对家乡的热爱,篇章内外饱含着他对家乡的无限深情。
展开
精彩书摘
原来湖中间东西向有一条大河,叫宋河。河床深而狭窄,每逢汛期来临,西部山区的山洪暴发都汇人这里(属遂平奎旺河发源地)。由于河床容纳不下,山洪就四处漫溢,像凶猛的野兽横冲直撞、咆哮而下,冲毁村庄、淹没良田,下游的人们连年遭水害,苦不堪言。为治这水害,当地的民间还有个世代相传的古老传说。
  太上老君得知宋河这一情况,亲临查看后,决定从南山到北山筑一道大坝,把洪水拦腰截断,方可解除下游水患。随后召集民工,老君爷亲自带领开始动工。万事开头难,筑坝得先清理地基,河床上人山人海,有的挖,有的铲,有的担,有的抬,轰轰烈烈,忙个不停。可是白天干一天,到晚上又恢复了原样,一天,两天,三天,五天,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都不见一点成效,老君非常着急,可又想不出啥办法。他暗下决心,夜晚亲自动手,从此以后,晚上再也顾不上回家。老伴非常挂念,便提着香喷喷的饭菜,来到劳动工地。这时已近深夜,可工地上一个人影也没有,只见河底有一头像猪一样的庞然大物,头扎在地上呼哧呼哧地在拱土,拱一下,堆得像座小山,这样不停地拱,土越堆越多,她心想这是啥东西呢?她就大声喊:老头子,你在哪儿?老头子你在哪儿?前两声没人应答,第三声,老头子答应了,一声憨叫,震耳欲聋:“我在这儿!”她仔细端详,原来这一庞然大物就是丈夫的原形——大猪精。惊恐之下,把老伴吓死了。老君来到老伴身边,一看饭在一旁,老伴在地上躺着,已气绝身亡。他悔恨不已,老伴已经死去,再也唤不回来,一气之下,掂起饭罐子摔在地上,饭菜溅得普天下到处都是。据传,世间遍布的鹅卵石头就是太上老君扔掉的馒头,黄色的癞礓石就是饭中的丸子。老君一气之下也命归黄泉。现在崦岈山景区中的老君峰就是太上老君的化身。
  新中国建立后,在上级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遂平全县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兴修水利,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最终修筑起这样一座高大雄伟的综合性大坝,既能防洪,又能排水、灌溉、水产养殖、游览观光。人们昔日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后来,又经过几次加固、维修、整改,而今大坝焕然一新,可防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尽管这是大跃进年代完成的人工湖,但毕竟是崦岈山人民乃至全县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历史见证,其精神是值得我们纪念和发扬。
  请大家顺我的手势向西看:那远远近近环绕狮象湖的层层叠叠的群山,要进出只有眼前这唯一的道路和出口;由狮子、大象两座山把门,里面形成的天然盆地——也就是咱们今天要去的景色宜人、地貌奇特、风光秀丽的天然氧吧“红石崖”,它是崦岈山风景区的延伸景区。
  该景区由卧虎山、九龙山、圆顶山、跑马山、凤凰山、平果朵、尖山等7座主峰构成。进入红石崖景区,大家向北望,这座山就叫卧虎山。你看它肥胖的身躯,头朝西,尾朝东,在那儿伏卧着,好像在呼呼酣睡;再看它身上那一道道石垣如一道道虎皮斑纹,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妙不可言。这座山体的西端又叫龙山,因为从山腰到山顶上下依次排开共有9条形体起伏裸露在山体表面的石垣,像跃跃欲试、活蹦乱跳的9条蛟龙。山腰间是九龙山烈士陵园,陵园里安葬着三十多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为国家和民族解放捐躯的革命将士,他们的功绩无量,永垂千古;现为遂平县青少年学生、党员、干部红色传统教育基地。
  这里是红石崖村委所在地,您看该自然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山上林木苍翠,郁郁葱葱,村前一条河自西向东绕过,形成半包围状态,真乃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宅地,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
  ……
展开
目录
序言
开篇话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红石崖村
    第二节 红石崖地貌
    第三节 红石崖景区
    第四节 红石崖抗战根据地
  第二章 自然村寨
    第一节 歇子沟
    第二节 滴水崖
    第三节 黄脸场
    第四节 孙缸窑
    第五节 杨树湾
    第六节 半拉山
    第七节 李庄
    第八节 蔡坪庄
  第三章 五大山峰
    第一节 卧虎山
    第二节 圆龙山
    第三节 凤凰山
    第四节 跑马山
    第五节 圆顶山
  第四章 五大景观
    第一节 千风寺(金莲寺)遗址
    第二节 黑龙潭
    第三节 城墙峡
    第四节 水帘洞
    第五节 海眼泉
  第五章 五大怪石
    第一节 擂鼓石
    第二节 千斤石
    第三节 情侣石
    第四节 天然奇石“兵马俑”
    第五节 蛤蟆石
  第六章 抗日战争故事
    第一节 “会师泉”映鱼水情
    第二节 红石崖村的革命斗争史
    第三节 战火中的红石崖新四军医院
    第四节 一个银元的故事
    第五节 红石崖村的新四军战士王永奎
    第六节 红石崖山中无名草——于甫
    第七节 “三军”会师在土山
    第八节 我家也住有伤病员
  第七章 女娲故事
    第一节 抟土造人
    第三节 兄妹成亲
    第三节 炼石补天
    第四节 女娲,人生之祖
    第五节 扎“扫天娘娘”
    第六节 女娲,人间仙佛
    第七节 虎头帽与虎头娃
    第八节 “响器”的来历
    第九节 红石崖里出娘娘
    第十节 女娲与千风寺
  第八章 历史故事
    第一节 红石崖山上映山红
    第二节 红石崖山中的苦嗷鸟
    第三节 禅云寺
    第四节 《楚宫恨》
    第五节 伍子胥兵困禅云寺
    第六节 刘扁头起义
    第七节 尖山与平头垛
    第五节 缩头老鳖石
    第九节 造钱洞
    第十节 梳妆楼
    第十一节 柏林沟的传说
    第十二节 牛腿石的由来
    第十三节 金莲寺与黑龙潭
    第十四节 蜻蜓、蚊子的由来
    第十五节 “是(柿)树一千年”
    第十六节 歇子山上板栗树
    第十七节 金莲寺是官修的
    第十八节 千风寺名气大
    第十九节 铲除千风寺恶僧
    第二十节 “抬老沈”与黑龙潭
  第九章 传说故事
    第一节 凤凰山的传说
    第二节 歪尖山和蛤蟆山的来历
    第三节 黑鳝精计斗黄鳝精
    第四节 平头垛为民请愿
    第五节 谁长高谁应哥
    第六节 山棉枣的来历
    第七节 马齿苋为啥晒不死
    第八节 癞礓石的来历
    第九节 金沙岭上一石人
    第十节 歪尖山上的金佛爷
    第十一节 李少白忌打狐仙
    第十二节 黑龙潭与兽窝潭
    第十三节 莲花山下凉水寺
    第十四节 连天洞的传说故事
    第十五节 天桥沟的传说故事
  第十章 歌谣、谚语、歇后语
    第一节 歌谣
    第二节 谚语
    第三节 歇后语
  第十一章 红石崖(千风寺)生态养生度假区
    第一节 天易国际集团与红石崖(千风寺)度假区
    第二节 开发规划
    第三节 开发的基本条件及现状
    第四节 开发目标
    第五节 总体布局
  第十二章 卧虎山庄生态观光园
    第一节 基本概况
    第二节 与卧虎山庄生态观光园相辅相成的旅游景点
    第三节 与生态观光园配套的经济发展状况
    第四节 卧虎山庄生态观光园的主要建设项目
附录一:山美人更美
附录二:红石崖风景区开发建设“十五”规划纲要
附录三:关于红石崖山区开发森林公园的可行性建议
附录四:关于开发红石崖红色旅游的可行性报告
附录五:开发红石崖旅游业构想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