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兴则中国兴,法治废则中国危,法治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基础。
在法治观念上,要养成全民、全社会尊法护法守法用法意识与习惯;在法律价值上,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在制度建设上,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公民权利保障;在法治建设的重点环节上,要加强宪法与法律的实施。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再提中国梦,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等思想,同时强调依法治国,强调法治政府建设。“中国梦”“人民”“法治”成为习近平讲话中的重要关键词。无疑,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制度建设,离不开法治保障。新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进步与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法治的同步发展,法治兴则中国兴,法治废则中国危。法治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基础。
中国梦的提出对于法治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当前如何加强法治建设以推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一、在法治观念上,要养成全民、全社会尊法护法守法用法意识与习惯。当前,我们依然要进一步克服法律工具主义与法律虚无主义思想,破除“法律是管老百姓的,与我无关”的官主民辅思想,进一步提升法律权威。为此要继续推进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的深人进行,其重点是强调领导干部的带头尊法护法守法用法意识。由于长期受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各式封建家长制作风还很严重,不少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缺乏应有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能力。因此,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做到人人都是法律的臣仆,人人都对法治有敬畏之心、忠诚之感、守护之责。
二、在法律价值上,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法治乃规则之治、良法之治。
当前,社会不公平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还很突出甚至还很严重,这些现象的形成虽然有众多的历史原因,但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公正、人民幸福的主要因素。例如,当前的户籍制度、退体制度、教育制度、劳教制度等,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对同民不合理的差别待遇,与法治所主张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相去甚远。这一情况直接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长期积压就容易演化成影响社会稳定与安定的不和谐因素。党和政府必须关注这类有违法治精神的制度,积极采取措施逐步缩小直至在条件成熟时取消这些制度上的差别对待。
三、在制度建设上,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权力的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民主法制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法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为此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强调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当前,腐败已经演化为一大社会公害,反腐败成为民众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因此,反特权、反腐败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通过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四、在具体内容上,要进一步加强公民权利保障。进一步推进依法执政与其他制度建设,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通过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确保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保障人民的幸福安康,当前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公民权利建设需要进一步发展,如公民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范围与领域要进一步拓宽,需要探索建立相应的机构或组织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