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共党员主体地位研究
0.00    
  • ISBN:
    9787568103084
  • 作      者:
    陈海英,徐永军等著
  • 出 版 社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共党员主体地位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共党员主体地位研究”的研究成果。《中共党员主体地位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重阐述中共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历史演进、现实要求、实现途径、中外比较等内容,构建了中共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框架,提出了发展党内民主的路径,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共党员主体地位研究》:
  若想真切把握哲学主体概念的内涵,我们必须对主体的能力结构和社会结构有准确的了解。首先,主体具有能力结构。主体的这种能力结构有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第一,主体自身的自然力。主体的自然力是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基础。人本身就具有与自然物相适应的自然力,所以可以和自然物进行直接的物质交换,以一种现实的、感性的力量同自己的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第二,主体的知识和经验。这是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因素。主体的知识和经验主要是指为实践主体所消化以及吸收的知识和经验,它主要是作为主体改造客体的目的和方法从而发生作用的。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证明,主体只有掌握了关于实践对象、实践手段及主体自身的有关知识和经验,才能根据主体的需要、客体的本性及实践手段所提供的可能性恰当地提出实践目的,并设计实现这一目的的具体途径、方法和步骤。主体对有关实践活动的知识和经验掌握得越深刻越全面,从事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也就越高。第三,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主体是有感情的高缀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情感和意志是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它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实践能力发挥的程度,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体是知情意相统一的整体,主体能力的发挥不仅取决于知识的主导作用,而且总是伴随着主体对客体的情感体验和意志努力。其次,主体具有社会结构。从社会构成来看,主体可以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三种形式。个人有其相对独立的实践范围和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个人成为独立的主体,即个人主体。集团主体指以一定的集体、团体和群体形式进行实践活动时所形成的主体。阶级就是集团主体的一个重要存在形式。社会主体是指一定地域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整体。在阶级对抗的时代,尽管社会中存在着利益不同的阶级,但只要这个社会内部对抗还没有发展到外部冲突,社会就要在一定的意义和程度上以整体形式从事某些实践活动。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价值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共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主体的内涵
第二节 党员主体(地位)的内涵
第三节 中共党员主体地位的内涵
第四节 中共党员主体地位的本质
第五节 中共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属性
第六节 中共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中共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最终理论基础
第二节 中介理论基础
第三节 直接理论基础:从党内民主到党员主体

第三章 中共党员主体地位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革命阶段的中共党员主体地位
第二节 探索阶段的中共党员主体地位
第三节 改革发展阶段的中共党员主体地位

第四章 中共党员主体地位的现实要求
第一节 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坚持党员主体地位
第二节 经济体制变革和价值观的变化要求我们坚持党员主体地位
第三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与党内民主
第四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党内民主
第五节 党自身发展条件:党内民主的发展

第五章 中共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途径
第一节 前提:中共党员主体意识的培养
第二节 基础:中共党员主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第三节 核心:中共党员主体地位实现的民主制度体系建构
第四节 条件:中共党员主体地位实现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第六章 中共党员主体地位的实证调研
第一节 机关党员主体地位的调研与思考
第二节 农村党员主体地位的调研与思考
第三节 企业党员主体地位的调研与思考
第四节 高校党员主体地位的调研与思考

第七章 国外政党坚持党员主体地位的探索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政党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国外政党尊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主要做法
第三节 国外政党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经验与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