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报学史
0.00    
  • ISBN:
    9787503454639
  • 作      者:
    戈公振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民国名家史学典藏文库:中国报学史》首次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报纸的产生以及发展的历史,对中国报刊历史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作者戈公振以严谨的考证和翔实的资料,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就中国历代政治势力对新闻发展的影响进行梳理,而勾勒出了中国新闻业从成形到发展的清晰脉络。《民国名家史学典藏文库:中国报学史》作为我国第一本报学史权威著作,其出版开辟了我国新闻史整体性研究道路,是中国新闻业研究的里程碑。《民国名家史学典藏文库:中国报学史》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思想史研究中很重要的一《民国名家史学典藏文库:中国报学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四节唐代邸报之一斑
  《经纬集·杂著类》,有读《开元杂报》文:“樵曩于襄汉间,得数十幅书,系日条事,不立首末。其略日:某日皇帝亲耕藉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某日诸蕃君长请扈从封禅,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有差。某日宣政门宰相与百僚廷争十刻罢。如此,凡数十百条。樵当时未知何等书,徒以为朝廷近所行事。有自长安来者,出其书示之。则日:吾居长安中,新天子嗣国及穷虏自溃.则见行南郊礼,安有藉田事乎?况九推非天子礼耶?又尝人太学,见丛甓负土而起若堂皇者,就视若石刻,乃射堂旧址,则射礼废已久矣,国家安能行大射礼耶?自关以东,水不败田,则旱败苗,百姓人常赋不足,至有卖子为豪家役者。吾尝背华走洛,遇西戍还兵千人,悬给一食,力屈不支。国家安能东封?从官禁兵安能仰给耶?北虏惊啮边吐,势不可控,宰相驰出责战,尚未报功。况西关复惊于西戎,安有扈从事耶?武皇帝以御史窃议宰相事,望岭南走者四人,至今卿士舌舴相戒。况宰相陈奏于仗乎?安有廷奏诤事耶?语未及终,有知书者自外来,日:此皆开元政事,盖当时条布于外者。樵后得《开元录》验之,条条可复云。然尚以为前朝所行不当尽为坠典。及来长安.日见条报朝廷事者,徒日今日除某官,明日授某官,今日幸于某,明日畋于某.诚不类数十幅书。樵恨生不为太平男子,及睹开元中事,如奋臂出其间,因取其书帛而漫志其末。”嘴代文人,孙可之为巨擘,昌黎门下。首推斯人。是篇慨谈时事,挟声泪以俱下,有类今日报端之社论。吾国之从报纸以观政局者,当以孙氏为最早矣。据《中国雕版源流考》载:“近有江陵杨氏藏《开元杂报》七叶,云是唐人雕本。叶十三行,每行十五字,字大如钱。有边线界栏,而无中缝,犹唐人写本款式,作蝴蝶装。是影漫漶,不甚可辨。”②唐代邸报之内容与外观,读此可见一斑。按雕版肇自隋时,唐刻留世绝少。只我国之《开元杂报》与日本之《陀罗尼经》二本耳。此不仅为版本家所重视,在报界尤为奇珍。余虽勤加访求,但尚未能一见之也。
  第五节宋代邸报之一斑
  宋本《王荆公文诗》,有《读镇南邸报》篇,李壁注云:“仁宗庆历三年三月,吕夷简罢相,上遂欲更天下弊事,增谏官员,以王素、欧阳修、余靖为之;又除蔡襄知谏院,风采倾天下。四月甲辰,韩琦、范仲淹,并自陕西召为枢密副使。乙巳,罢夏竦,令赴忠武本镇,以杜衍代之。富范韩杜同居政府。公诗谓癸未岁四月作,即此时也。”④《汪文定集.与朱元晦书》:“见报有旨引见而未报登对之日。窃计诚心正论,从容献纳,所以开寤上意者多矣。”又《与李运使书》:“垦田之议.顷于邸报中见之,颇讶其首尾不贯串;今得见全文,甚幸!”②读此可知宋代邸报略而不详,然而欲知朝政,又舍此莫由也。
  宋因唐制,各州镇亦设进奏院于京师,始由州镇补人为进奏官。太宗始简充进奏官,以京朝官及三班使臣监之。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报学史之定名
第二节 报纸之定义
第三节 本书编辑之方法

第二章 官报独占时期
第一节 《邸报》名称之由来
第二节 汉有《邸报》乎
第三节 《邸报》见于集部之始
第四节 唐代《邸报》之一斑
第五节 宋代《邸报》之一斑
第六节 《邸报》见于史册之始
第七节 小报与新闻
第八节 元初之《邸报》
第九节 禁止传报之无益
第十节 《邸报》用活字之始
第十一节 《京报》
第十二节 传钞伪稿案
第十三节 所谓《塘报》与《良乡报》
第十四节 请刊《邸报》之受斥
第十五节 太平天国之办报条陈
第十六节 西士关于官报之建议
第十七节 《官书局报》与《官书局汇报》
第十八节 《时务官报》
第十九节 官报全盛时期
第二十节 《政府公报》
第二十一节 结论

第三章 外报创始时期
第一节 外报之种类
第二节 当时报界之情形
第三节 当时国人对外报之态度
第四节 外报对于中国文化之影响
第五节 结论

第四章 民报勃兴时期
第一节 日报之先导
第二节 《中外纪闻》与《强学报》
第三节 杂志之勃兴
第四节 《国闻报》《时务日报》与《时报》
第五节 鼓吹革命之健者
第六节 留学界之出版物
第七节 提倡阅报与禁止阅报
第八节 君宪民主之论战
第九节 清末报纸之厄运
第十节 结论

第五章 民国成立以后
第一节 两度帝制之倏现
第二节 杂志
第三节 国内外会议与我国报界
第四节 结论

第六章 报界之现状
第一节 报馆之组织
第二节 新闻
第三节 广告
第四节 发行
第五节 销数
第六节 印刷
第七节 纸张
第八节 用人
第九节 附刊与小报
第十节 图画与铜版部
第十一节 华侨报纸
第十二节 通信社
第十三节 报业教育
第十四节 图书馆与剪报室
第十五节 团体
第十六节 邮电
第十七节 关于报纸之法律
第十八节 总论
附录 英京读书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