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一夜芙蓉红泪多:古诗词中的唯美典故
0.00    
  • ISBN:
    9787563940899
  • 作      者:
    张觅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捧一卷书,读一首诗或一句词,便立刻进入一个从未见过,却似曾相识、古老瑰艳的世界。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一起畅游古诗词,一起感受那极致唯美的典故。
  那些瑰奇缥缈的神话,那些绮丽神妙的传说,那些缠绵悱恻的故事,展现的其实是古人灵魂深处的秘密,而古诗词中则多用这些唯美传说为典故,给作品增添了浪漫神秘的气息,更具幽雅缥缈之韵味。捧一卷书,读一首诗或一阕词,便立刻进入一个从未见过,却似曾相识、古老瑰艳的世界。
  翻开《一夜芙蓉江泪多:古诗词中的唯美典故》,让我们跟随作者张觅的笔触,一起畅游古诗词,一起感受那极致唯美的典故。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夜芙蓉江泪多:古诗词中的唯美典故》:
  《毛诗序》云:“《有狐》,刺时也。卫之男女失时,丧其妃耦焉。古者国有凶荒,则杀(减)礼而多婚,会男女之无夫家者,所以育人民也。”卫国经过动乱,人民遭受灾难,流离走徙,痛失所爱。有位失去了丈夫的少妇,在路途中遇到一位鳏夫,对他产生了好感很想嫁给他。诗中并没有直接表白求爱之意,以“有狐在踽踽独行,思得匹偶”,便委婉地表示了对他的爱心。
  她低低吟道:
  有只狐狸啊,在独行着寻找它心爱之人,在那淇水边的桥上。它心里是那样忧愁啊,只怕那人没有衣裳。
  有只狐狸啊,在独行着寻找它心爱之人,在那淇水可涉的地块。它心里是那样忧伤啊,只怕那人没有衣带。
  有只狐狸啊,在独行着寻找它心爱之人,在那淇水的近岸处。它心里是那样忧郁啊,只怕那人没有衣服。
  用狐狸来比喻自己的心,也仿佛能见少妇之柔媚风姿。
  汉时石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之属并刻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
  狐狸最初是涂山氏的图腾。汉《艺文类聚·卷九九祥瑞部下·狐》引《吕氏春秋》逸文:禹年三十未娶,行涂山,恐时暮失嗣。辞曰:“吾之娶,必有应也。乃有白狐九尾而造于禹。”禹曰:“白者,吾服也。九尾者,其证也。”于是涂山人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于家室,我都攸昌,于是娶涂山女。”《吴越春秋》:“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于是涂山之人歌之。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这两个故事都是说的一件事:大禹三十岁尚未娶妻。一天行到涂山(今河南嵩县),他觉得自己年龄大了,也要考虑后嗣问题了,所以说:“我要娶亲了,一定会有想嫁我的人。”这时,便有一只长着九条尾巴的白狐来到他面前。古代一般认为狐狸是瑞兽,所以他说“白者,吾服也;九尾者,其证也”。涂山人于是便编了一支歌,认为大禹在涂山成亲是祥瑞之兆,会降福给涂山的人们:
  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宾为王。
  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干兹则行。
  于是大禹便娶了涂山氏的女子。这个神话背后所隐藏的文化意义是,涂山氏是一个以九尾白狐为图腾物的部族。
  后来狐狸在传说与故事中都渐渐开始象征着智慧,甚至是妖邪和柔媚。在《搜神记》中,狐狸聪明博学,有时还来戏弄一些自以为是的文人,却被文人所嫉。如这段:“吴中有一书生,皓首,称胡博士,教授诸生。忽复不见。九月初九日,士人相与登山游观,闻讲书声,命仆寻之。见空冢中群狐罗列,见人即走。老狐独不去,乃是皓首书生。”吴地有个白发书生,自称胡博士,教授学生。后来他不见了。九月初九,士人相邀登山游玩,听到琅琅书声,于是就命令仆人寻找书声的来源。只见一座空坟中排列着一群狐狸,正认真听课呢,见人来了,赶紧跑了,只有那个讲课的老狐狸端然不动,又化成了人形——原来,他就是胡博士。
  《博物志》是晋代张华所著的志怪小说集,内容广博,包括神话、古史、博物等内容。张华在当时是一个很有学问的文学家和学者。《搜神记》中还写过一篇狐狸文斗张华的故事。狐狸化作一个书生,前来与张华讲学,张华讲不过他,又从未见过如此聪慧风流之人,怀疑他不是鬼魅就是狐狸。狐狸说:“明公当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奈何憎人学问!墨子兼爱,其若是耶?”说完,狐狸化作的书生便要求告辞。张华阻止他不让他离去,烧毁了千年神木华表木“燃之以照书生,乃一斑狐”。然后,张华居然把狐狸给煮了!“乃烹之”。干宝在这里应该是借张华忌恨狐狸的故事,隐射世间之嫉贤妒能者。
  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任氏传》,写了一个极柔媚聪慧的狐精任氏。任氏身着白衣,容色姝丽。贫士郑六对她一见钟情,便一直跟着她,想对她表白,却又不敢。任氏对他颇有好感,“白衣时时盼睐,意有所受”。交谈之后,郑六便去了任氏家做客。“任氏更妆而出,酣饮极欢。夜久而寝,其娇姿美质,歌笑态度,举措皆艳,殆非人世所有。”但任氏说郑六不便久留,天还未亮,就送他离开。
  郑六就坐在一家饼铺里休息,顺便跟主人闲谈,问方才任氏所居之处是谁家的宅子。饼铺主人却说那宅子早就荒废多年,并说那宅子中住着一位狐仙。郑六心下惊异不已。
  “然想其艳冶,愿复一见之心,尝存之不忘。”但只要一想起任氏的美貌与风姿,却无法忘怀,只盼着有一天能够相见。过了十余天,郑六偶然在西市衣铺里见到任氏,郑六连声招呼,任氏却以扇遮面,不肯回答。郑六再见任氏,心中欢喜无限,词旨益切,并不因她是狐妖而忘却她,他要跟她在一起,任氏这才与他相见,“回眸去扇,光彩艳丽如初”。
  就这样,任氏与郑六便在一起了。刺史韦崟得知任氏美艳非凡,想得到她。但任氏不惧强暴,并以言辞巧对,说得韦崟惭愧放手,并向她道歉。此后韦崟对她也十分敬重爱护。
  《聊斋志异》中更有不少可爱的狐女形象。娇娜:“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生望见艳色,频呻都忘,精神为之一爽。”婴宁:“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但善笑,禁之亦不可止;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青凤:“审顾之,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无其丽也。”胡四姐:“年方及笄,荷粉露垂,杏花烟润,嫣然含笑,媚丽欲绝。”莲香:“觌面殊非,年仅十五六,觯袖垂髫,风流秀曼,行步之间,若还若往。”或柔美,或俏丽,或娇媚,美不胜收。
  ……
展开
目录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曲终却从仙宫去,万户千门惟月明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美人娟娟隔秋水,崔足洞庭望八荒
彬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
上游玄极杳冥中,下看东海一杯水
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冯夷蹁跹舞渌波,鲛人出听停绡梭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会须携手乘鸾去,萧史楼台在玉京
碧落香销兰露秋,星河无梦夜悠悠
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
青布旗夸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
明月海山上,秋风独归去
青山与白云,方展我怀抱
争利贪前竞著鞭,相逢尽是尘中老
金殿不胜秋,月斜石楼冷
佳期不可再,风雨杏如年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无人语
颦笑浅,双眸望月牵红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来修月手,合在广寒宫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
东皇太乙方行令,寄语封姨且霁威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一尊欲访罗浮客,落叶空山正掩门
羽衣仙女纷纷下,齐戴华阳玉道冠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风流文采教占尽,羡煞胸多记事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