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2,晦暗不明的战争
0.00    
  • ISBN:
    9787543680272
  • 作      者:
    (英)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著
  • 出 版 社 :
    青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04
收藏
编辑推荐
  丘吉尔,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2:晦暗不明的战争》是英国前首相全景式历史巨著,也是最权威、最全面的二战历史回顾,同时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解密二战鲜为人知的内幕,洞彻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
展开
作者简介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军事家和作家,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风云人物之一,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闻领导荛凰取得了战争最后的胜利,荣腾嘉德勋章等英国最高荣誉。丘吉尔凭借极高的文学成就,于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历史上唯一获得该奖的政治家。
展开
内容介绍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2:晦暗不明的战争》以编年体的形式记叙了1940年间,在经历了一系列关键性战役的失利之后,法国遭受德国侵略的灾难性过程。法国的沦陷对战争形势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一方面,沦陷后新成立的维希政府彻底沦为法西斯的傀儡,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法国人民惨遭蹂躏;另一方面,德国对法国的占领,使得英国面临德国渡过英吉利海峡直捣英伦三岛的威胁。作者在书中以决策者的身份对战争发展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内情进行了全方位描述,特别详述了这个时期发生的两个重大事件,即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和英法海军奥兰事件。
展开
精彩书摘
  此时,日本是否是我们的敌对方,或者对我们有 所企图的迹象还没有出现。美国是日本最关注的一方 。我想,美国即使不被卷入这场战争,也不可能对欧 洲国家在远东的利益被日本侵占这件事坐视不理。在 这种情形下,我们可能因为日本成为敌对方而感到非 常苦恼,这使我们失去了一部分东西;但美国会被卷 入战争,而且可能只会和日本作战,这又让我们得到 了一些好处。经过得失的对比,我们觉得得到的要比 失去的多。不管怎么样,即使远东地区面临着巨大的 威胁,我们的主要目标在欧洲,决不能转移。我们不 能保证我们在黄海的利益不被日本侵占。假如日本参 战,那么新加坡要塞是我们力量所能达到的最远地区 。在地中海的安全得到保障之前,在意大利的舰队被 驱逐出地中海以前,我们必须要坚守新加坡。
  假如在战争初期新加坡要塞的驻军充足,粮食和 弹药的储备至少能供应半年,那么我并不害怕日本派 遣一支舰队和陆军攻打新加坡。新加坡距离日本遥远 ,这就像索斯安普敦距离纽约一样。如果日本有围攻 新加坡的意向,就要派出他们的主力舰队,这样才能 让他们装载六万人的运输舰得到保护。日本攻打新加 坡需要走海上交通路线,有三千英里的路程,如果日 本的海上交通路线被切断,那么攻打新加坡的计划必 然失败。也有可能出现一种例外,那就是印度支那和 暹罗被日本占领,而且日本还要将强大的空军和陆军 建在越过暹罗湾三百英里的地方。如果这样,上面提 到的看法就不适用了。但是直到一年后才发生这件事 。
  日本想要在英国海军胜利并将新加坡牢牢坚守的 情况下,发起对澳大利亚或者新西兰的进攻,是绝不 可能的事情。我们可以保证澳大利亚免受侵略,不过 我们必须按照顺序部署军事力量,要以自己的方针作 为指导。因此,假设日本成为敌对的一方,它成功控 制黄海后,再派遣军队到澳大利亚拓展殖民地的可能 性并不大。日本如果想让澳大利亚对它产生畏惧感, 那么长期拥有一支规模较大而精锐的部队是非常必要 的。假如日本真的这样做,那么日本舰队就需要重新 部署各地区的力量,在对澳大利亚的战争中只能处于 长期分散的状态。无论何时,在地中海取得胜利对我 们只有好处,这样才有力量抽调军队支援其他地方, 让敌军与其根据地之间的联系被我们强大的海军切断 。我认为美国很可能采用这种做法:如果日本将其舰 队和运输舰开向南半球,那么美国就可以告诉日本, 美国认为日本的行为已经属于发动战争的范围了。我 们现在可以试探他们对这种在遥远的未来可能发生的 事情的看法。
  本书的附录1列举了在1939年9月3日晚之前,英 国、德国舰队的实力,已建和在建舰只都包括在内, 也列举了同一基础的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的舰 队力量。我坚信(而且事实记录证明),澳大利亚和新 西兰的本土在世界大战的第一年内不会遇到一丝危险 ,是绝对安全的。我希望海洋上的敌人可以在开战后 的第一年结束时被消灭。事实证日月,这些对于开战 第一年的预计是正确的。对于远东地区在1941和1942 年发生的变化,我会在此书必要的地方再次论述。
  各大报纸(以《泰晤士报》为首),认同五六名人 员组成战时内阁,这些人员不受任何部门管辖。而且 ,为了在对战策略,尤其是重大策略方面,达成最大 范围的共识,必须这样做。总之,最理想的做法就是 “这五个人不管战争以外的其他事务”,但在实际操 作中这种做法同样存在很多问题。一个政治家不管他 有多么大的权威,一旦他远离具体事务,在他与同他 密切联系的部门的主管大臣交往的过程中,就不能处 于有利地位。海陆空三个部门的情况更甚,战时内阁 的成员根本不能直接负责每天的各项事务。他们不能 与海陆空三个部门的大臣平等地对抗,他们能做的只 有做出决断,事先给出泛泛的指导意见或者事后发表 看法。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海陆空三部的大臣对各 项事务的细节都十分了解,在专业顾问的帮助下,能 承担直接而具体的责任;战时内阁的成员能够做出决 定的前提是他们能团结,但实际上他们之间经常出现 意见不一致的局面。战时内阁经常争吵不断,但战争 的发展片刻不能等待就会变化出新的形势。战时内阁 阁员不能像专部大臣那样掌握大小事实和数字信息, 所以他们不敢批评责难。专部大臣负责具体事务的执 行与指挥,也不会为内阁阁员增加工作负担。最后, 战时内阁阁员每天的工作只是阅读文件和材料,无法 将自身的知识运用在指挥战争中,不能起到减少工作 麻烦以让工作更加顺利的作用,只能是在理论上指挥 其他部门或者对其他部门作出评价。如果一旦各部门 发生争执,只能选择仲裁或者妥协的方式解决争端。
  正因为如此,战时内阁的成员应该吸收外交和作战部 的大臣。一般的“五巨头”都是因为在政治上得势才 进入内阁的,而非有作战知识和才能的人员,在内阁 中,至少要有一部分人是这样进入的。为了达到这种 效果,战时内阁阁员的人数就不得不激增,原来设置 的限度根本不够。想要减少战时内阁人数的一个方法 就是让首相兼任国防大臣。从我当政的经验来看,我 不喜欢与顾问以及非专部的大臣讨论,不喜欢非专部 的官员做我的下属,而是更希望和专部的官员商讨。
  为了减少祸端,不出现用麻烦博取注意的情况,每个 人都应该努力工作,忠于职守。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战争
第二章 海军部的重大任务
第三章 波兰的覆灭
第四章 战时内阁的问题
第五章 法国前线
第六章 战斗加剧
第七章 磁性水雷
第八章 普拉特河口外的海战
第九章 斯堪的纳维亚 芬兰
第十章 一个黑暗的新年
第十一章 风暴之前
第十二章 海上的交锋
第十三章 纳尔维克
第十四章 特隆赫姆
第十五章 在挪威的挫折
第十六章 挪威:最后的阶段
第十七章 政府倒台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