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到底的日子:褪色中的风俗记忆》:
执剑而舞为哪般
提起舞剑,我们一般会想起那个耳熟能详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成语,《史记·项羽本纪》对那一段故事有着精彩的描写。那是秦末项羽和刘邦争霸天下之时。早先,刘邦与项羽都率义军进攻秦国的都城咸阳。凶为刘邦先攻破咸阳,并接受“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之降,占据了关中。声威赫赫的项羽实在忍不住胸中怒火,于是挥军直入,驻军鸿门,力图击破刘邦。
刘邦兵力不如项羽,只能拜托项羽的叔父项伯去说情,于是刘邦去鸿门向项羽谢罪。鸿门宴上,项羽的军师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实际上是要趁机杀掉刘邦,而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刘邦。司马迁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庄则入为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清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之后,张良让樊哙去帐内保护刘邦,他对樊哙说:“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而刘邦得到项伯的舞剑保护,最终没有受到伤害,返回灞上。从此演绎出一段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楚汉争霸”的传奇。最终,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