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茶马古道
0.00    
  • ISBN:
    9787304069414
  • 作      者:
    (韩)尹荣洙著
  • 出 版 社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07
收藏
编辑推荐
  《茶马古道》这本书可能是因为改编自国外的纪录片的缘故,其视角独特性和思路的延展性都不同于之前的同类书籍,它介绍了完整的茶马古道,摆脱了地域、历史、政治和主观倾向的种种羁绊,在时空中展现出它本来的宏伟气度。高原民族在物质贫乏的生活中依然精神富足,他们不卑不亢地依赖着自然、对抗着自然,在寒风中诵经高歌,余音绕着风马旗直上雪山之巅。读这本书,不可仅仅浮光掠影在山水之间,而要看到编著者在天、地、人之上的立意。
展开
作者简介
  KBS,是韩国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国立电视台,是最有资历的电视台,实力雄厚。
  KBS《亚洲印象系列》是KBS制作的世界级水平的高质量纪录片,中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都共同参与制作,对亚洲文化以新的视角进行了更深刻的探索。
展开
内容介绍
  在《茶马古道》这本书里,茶马古道不再仅仅局限于人们传统概念中的一条茶与马的交换之路,它以独特的视角深入了这条从云南的香格里拉到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再延伸到佛教发源地印度的古老道路——蜿蜒于悬崖深谷里,盘转于雪山奔流中,千年不变。我们会看到围绕这条道路顽强生存的民族和他们鲜为人知的生活方式,虔诚的灵魂与壮丽的景色令身心浮躁的现代人感概与敬畏,仿若置身时空的错觉,这是一条生命之路也更是道通往天堂的圣途。
  茶马古道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
  KBS高清纪录片《亚洲印象·茶马古道》以最高、最险、最美的路——茶马古道为对象,对这条中国川滇地区的茶和西藏马以物易物之路、比丝绸之路还要早200年的文明贸易之路进行了世界最早的全面实地考察和摄影。该纪录片获得2009年第69届皮博迪奖、2009年ABUTV纪录片大奖、2010年广播通信委员会广播大奖、第36届韩国广播大奖。
  与之相对应的中文版图书则将片中最令人动容的故事与最震撼人心的美景呈现于读者眼前。
展开
精彩书摘
  《茶马古道》:
  被江水挡住去路的马帮
  一队人停住了脚步。瞬间,叮叮当当响个不停的马铃声、马夫赶马的吆喝声全都停了下来,吆喝住马匹的马夫站在了山头上。马夫们看着山下的情景,都陷入了沉默。山下突然冒出了一条河,这是远处雪山的冰川融化后形成的河流,雨季过后在此汇成了一条洪流。打着漩涡的湍急洪流咆哮着挡在这队人的前面。听到急流声的马匹开始焦躁不安了起来。眼前这条河流的宽度在五十米以上。这队人正面临着此次旅程中最关键的时刻。
  这支商队被称为马帮。马帮就是用马运载粮食、松茸、食盐、草药等货物去各地区做生意的商队,一般在春季或秋季出发。春季马帮从察瓦龙出发,途经怒江,直通察隅或是沿印缅国境直通雅兹峰(音译)和朱罗拉(音译)。春季马帮会采掘贵重的冬虫夏草和贝母等药材,靠贩药赚钱。赚来的钱则会用于购买所需的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此外,春季马帮还贩卖换来的粮食、食盐、日常用品和衣物,或是用这些物品交换牦牛乳。
  每到藏历八月,马帮会带着采集到的松茸外出经商,这就是秋季马帮。松茸极易变质,马帮去大城市经商时总是带上腌好的松茸,以此交换粮食和日常用品。八月还是核桃成熟的季节。核桃成熟之际就是马帮外出经商之时。虽然不知这种习俗起源于何时,但从父亲的父亲,父亲的父亲的父亲起,他们就已经这么做了。按时上路已成了他们的本能。这种用马运载货物、成群结队外出经商的商队就被称为马帮。
  马帮的规模千差万别。既有一家人或同村人结成的小马帮,也有拥有一两百匹马的大马帮。明清时期,经茶马古道往来于云南和拉萨的马帮大多是百匹马以上的大马帮。小马帮的行程较短,他们大多从自己居住的村子出发,前往四五天行程之外的地区经商。被江水挡住去路的这支马帮是一支由同村人组成的小马帮。
  马夫们暂时停住了脚步,观察水势准备渡河。河上没有桥,他们靠什么渡河呢?商队和载着货物的五十多匹马怎样才能安全地抵达对岸呢?
  马夫们先卸下了马背上的货物。打着漩涡的急流上横悬着一条绳索。绳索挂在两个山头之间,正好构成一个下坡。三四名马夫系好安全带后,将被称为“瓦塔”的溜板挂在绳索上。瓦塔是一种用包着牛皮的带槽木环制成的溜板。把溜板挂到绳子上,人就可以顺势渡河了。马帮是利用两个山头的高度差,靠溜板渡河的。这种横跨河面的绳索被称为“溜索”。过去,人们曾使用藤制绳索。用箭将藤绳射到对岸后就是一条溜索。辛亥革命后,开始使用铁制溜索。
  三四名马夫靠溜索依次滑到了对岸。人可以靠溜板和溜索渡河,可马该怎么办呢?马帮有自己的一套老办法。那就是将整匹马都挂在溜索上。具体的做法是将绳索绑在马鞍的四角使马匹保持平衡后,再将绑住马鞍的绳索挂到溜板上。马也开始溜索渡河了。从远处看,耷拉着四肢、吓破了胆子的马匹渡河的景象就好像马飞行在空中一样。马的体重也是个问题,因为还没等马完全抵达对岸,溜索就会因马的体重而下垂,挂在溜索上的马也会因此摇摆不定。这时先过河的马夫就会在溜索上拴一条小绳,将小绳往后拉。这样一来,溜索就能重新绷直了,马也就能安全地渡河了。
  第一匹马渡河时,剩下的马匹会乱成一团。在目睹了第一匹马渡河的险象后,为避免被人挂在溜索上,剩下的马匹会四处逃窜。不过不用担心,经验丰富的马夫会一一抓住、绑好马匹,并用溜索送它们渡河。马匹平安无事地渡河后,剩下的货物和马夫也都平安地过了河。
  ……
展开
目录

茶马古道,走在最高、最险、最美的路上 Ⅰ
中文版序  茶马古道:“交换”中的价值与神性 Ⅴ
第一部    陆地上最高的路
茶马古道,通往天上的路
两条泾渭分明的路 005
被江水挡住去路的马帮 009
茶马古道的主角,马锅头和马夫 015
茶马古道的另一个主角,骡子 022
神赐之叶,茶叶
当中国人遇到了茶 030
茶与佛教的结合 031
茶客的故乡,四川 034
普洱茶的海洋,云南 035
普洱茶的制作,生茶与熟茶 037
四川和云南寸步不让的发源地之争 040
茶,越过雪山走进西藏
酥油茶飘香的黎明 046
文成公主的陪嫁 050
西藏人爱上了茶 054
茶,改变了西藏的命运
以茶换马 056
西藏的马 058
茶和马,千年的缘分 059
香格里拉的僧侣 061
茶马古道的两面性 064
第二部   陆地上最远的路
女人的国度,盐村
50 年来的第一个异乡人 073
西藏的明珠,盐 075
围绕盐展开的激烈争夺史 082
桃花盐 083
充满女人泪水的田,盐田 089
盐田女的结婚典礼 091
加达村的节日,拉贡寺法会 096
盐井村的假婚礼 101
羌塘高原的明珠,盐湖
往西,再往西 105
神赐予的礼物,扎布耶茶卡 108
高原的流浪者,西藏的卓克巴人 109
高原的一天 113
驻足于盐湖湖畔 120
食盐的终点
陆地上最高的集市 128
最后的蛮荒之地,尼泊尔的德尔帕 130
永恒的隐遁之所,萨尔当 134
大长征的开始 136
走在鸟路鼠道上 142
迎风起舞的风马旗 144
一袋食盐,五袋玉米 149
第三部     陆地上最矮的路
参拜佛祖的路
西藏的象征,大昭寺 163
佛教与西藏 166
终于见到了佛祖 172
西藏佛经的故乡,德格 175
西藏的英雄们 177
五个朝圣者 179
路上的每一天 183
车轮和五体投地 190
朝圣者一家 193
寸土必争的五体投地 198
终于站在了那里 202
神秘的佛教之国,古格
通往羌塘高原的路 211
冈底斯圣山 212
古格遗址的发现 214
古格王国的秘密 216
另一座古格王国遗址,皮央东嘎 224
乌云笼罩的古格王国 226
要王国,还是要百姓 232
湮灭在历史中的古格王国 23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