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强大的女人更幸福》:
荷兰阿姆斯特丹有一家15世纪的老教堂,在它的废墟上留有一行字:事情既然如此,就不会另有他样。
在漫长的岁月中,你一定会碰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情况,它们既然是这样,就不可能是那样。因此,要乐于接受必然发生的情况,接受所发生的事实,这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卡耐基指出:唯有学会坦然面对失败和痛苦,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让生命中无法避免的困境、失败、障碍、疾病与痛苦都转变成创造成功、奇迹与完美的力量。
很显然,环境本身并不能使人快乐或不快乐,人们对周遭环境的反应,才能决定人们的感受。必要的时候,人能忍受得住灾难和悲剧,甚至战胜它们。人们有的时候以为自己办不到,但其内在的力量却坚强得惊人,只要肯加以利用,就能帮助自己克服一切。
但这并不是说,在碰到任何挫折的时候,都应该极力忍耐接受,那样就成为宿命论者了。不论哪一种情况,只要还有一点挽救的机会,就要努力奋斗。可是常识有时会告诉你,当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转机时为了保持自己的理智,就应该坦然面对。
奥莉薇家世代采珠,她有一颗珍珠,是母亲在她离开家乡赴纽约求学时给她的。
在她离家前,母亲郑重地把她叫到一旁,给她这颗珍珠,告诉她说: “当女工把沙子放进蚌的壳内时,蚌觉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是又无力把沙子吐出去,所以蚌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抱怨,让自己的日子很不好过;另一个是想办法把这粒沙子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处。蚌选择了后者,把它的精力和营养分一部分去把沙子包起来。
“当沙子裹上蚌的外衣时,蚌就觉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异物了。沙子裹上的蚌成分越多,蚌越把它当作自己,就越能心平气和地和沙子相处。” 母亲启发她道:蚌并没有大脑,它是无脊椎动物,在演化的层次上很低,但是连一个没有大脑的低等动物都知道要想办法去适应自己无法改变的环境,把一个令自己不愉快的异己,转变为可以忍受的自己的一部分,人的智能怎么会连蚌都不如呢? 尼布尔有一句有名的祈祷词说:“上帝,请赐给我们胸襟和雅量,让我们平心静气地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们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们智能,去区分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 有些女人一遇到挫折便怨天尤人,跟自己过不去。其实,生活就像打牌,拿到什么牌不重要,如何把手中的牌打好才是最重要的。
能在一切环境中保持宁静心态的人,都具有高贵的品格修养。女人要努力培养自己心理上的抗干扰能力,冷静地应对世间的千变万化。“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这“台”就是宁静的心灵。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女人常常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好的,但往往事与愿违。卡耐基告诉女人: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感激。
人生的事,没有十全十美。马斯洛曾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地活在当下。” 只有坦然地面对困苦,才能勇敢地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才是一个优秀的女人所应具备的品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