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孕
第一章 孕前准备必不可少
第一节 准备好当妈妈了吗
值得高兴的“喜事”
在我国,人们普遍把怀孕称作“有喜”,这个比喻是有意义的。因为怀孕意味着妻子就要做妈妈,丈夫就要做爸爸,爷爷奶奶就要抱孙子了,这当然是值得高兴的“喜事”。从保健的角度讲,把怀孕看作“喜事”,是在提醒孕妇:应该保持心情愉快,情绪乐观,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和影响。即使遇到不痛快的事也不要苦恼发怒,这对保持孕妇自身的健康,特别是对于腹中胎儿的健康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
如果夫妻双方决定要孩子,则双方无论从生理、心理,还是生活上都要多为对方着想。尤其是丈夫对妻子应该多加体贴照顾,给妻子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环境,让她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态。家庭生活应以妻子为中心,以利于其顺利度过孕产期。孕育孩子不仅仅是妻子一个人的事情,也是整个家庭的大事。
树立生个好宝宝的信心
决定要孩子之后,自然要经历一个怀孕、妊娠直到生产和哺育的全过程。未来的爸爸、妈妈总会担心自己的宝宝是不是聪明、健康,担心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是否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发育,有的甚至为此而顾虑重重。其实,只要掌握了科学的孕育方法,优生、优育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夫妻双方为未来的宝宝负起责任,科学地安排整个孕期的生活和保健,树立优生、优育的信心,强化优生、优育的意识,就一定能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
减少不必要的忧虑
有些已婚女性对怀孕抱有一种担忧心理:一是怕怀孕影响自己的体形;二是怕分娩时难以忍受的疼痛;三是怕自己没经验带不好孩子,或是担心自己产后上班无人照管孩子。其实,这些担心都是没有必要的。虽然女性在怀孕及生产之后,由于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体形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锻炼,产后体形是可以恢复到产前状态的。事实证明,凡是在产前做孕妇体操且产后认真做健美操锻炼的产妇,产后体形和身体素质都能很好地得以恢复。另外,分娩产生的疼痛也只是很短暂的,只要能够与医生密切配合,就能减少痛苦,顺利分娩。至于第三种顾虑,就更没有必要了。如果夫妻双方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实在无法亲自照顾孩子,可以请父母帮忙照看,也可以请保姆或者将孩子送到专门的托婴机构。
调节最佳怀孕情绪
妻子孕前和孕后的精神状况直接影响着未来宝宝的健康。乐观的心态、健康的心理对未来宝宝的成长大有裨益。所以,夫妇双方在决定要孩子之后,要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备孕期及孕期中的每一天。孕妇一旦产生不良情绪,就会导致血液中的激素水平很快升高,体内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会迅速增多,这些物质会随着血液流向全身各处,而且能够通过胎盘屏障进入羊膜腔,从而在胎儿身上直接发生作用,使胎儿受到这种不良情绪的影响,进而影响日后孩子的性格。在备孕期里,夫妇双方要尽可能放松身心,寻找快乐,多参加一些有趣有益的活动,尽量减轻生活带来的心理压力,让彼此都开心、安心。如果夫妻整日开心快乐,就会生下一个同样开心快乐的孩子;相反,如果夫妻整日愁眉苦脸,就会生下一个同样愁眉苦脸的孩子。
情绪反映的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一般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不确定的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的形成,与一个人的期望值和现实值之间的差距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一对夫妇希望很快地顺利怀孕,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如愿,就有可能导致消极的或不确定的情绪状态产生;相反,如果这对夫妇持平和、乐观的态度,即使没有及时妊娠,也仍然会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第二节 做好营养保健,
让宝宝来得更健康
孕前合理调整饮食
现在不少爱美女性都有过节食瘦身、不吃或限吃的经历;还有一些女性因遗传或饮食过量而营养过剩、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如果孕妇体内营养失衡,就会造成胎儿发育所需的某些营养素缺乏或者过剩,对优生不利。因此,女性在怀孕前有必要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营养情况,必要时可到医院做一个全面的健康检查,在医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调整饮食,积极补充体内含量偏低的营养素。如缺钙,可多吃虾皮、乳制品和豆制品等;如缺铁,可多吃些牛肉、动物肝脏、绿色蔬菜、葡萄干等。
孕前要补充的营养
维生素 孕妇对维生素的需求量比一般人大。其可以通过均衡的饮食来获取所需的维生素,也可以通过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来获取各种维生素。药店出售的维生素补充剂可能含有过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胎儿的发育不利。因此,明智的做法是在怀孕之前就开始服用专门给孕妇配制的维生素补充剂,并且应在服用前应咨询医师。
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类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人脑、肌肉、脏器、骨骼最基本的营养元素,占人体总热量的10%~20%。为了满足胎儿生长和母体的需要,女性怀孕期间要增加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妊娠中期每天应增加约15克,妊娠晚期每天应增加约25克。如果蛋白质供给不足,有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此,女性孕前应该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储备蛋白质,如鱼、肉、蛋、乳制品、豆制品等。
矿物质 钙 钙是骨骼与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怀孕时母体对钙的需求量增大,约是平时的2倍。怀孕前钙摄取不足,易致胎儿患佝偻病、缺钙抽搐症;孕妇易患骨质软化症、抽搐症。因此,女性孕前就开始补钙,有益于孕期母体与胎儿的健康,这期间孕妇应该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鱼类、牛奶、虾皮等。
铁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如果人体铁缺乏就会造成贫血。胎儿生长发育很快,每天吸收铁约5毫克,并且怀孕期间孕妇的血容量比平时需增加30%左右,也就是平均约增加1500毫升血液。铁在人体内可贮存4个月之久。因此,在女性孕前3个月就应开始补铁。含铁丰富的食物有猪肝、牛奶、鸡蛋、大豆、菠菜、海藻等。
锌 锌是人体新陈代谢重要酶类的组成成分。孕妇锌缺乏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使得胎儿身材矮小,并影响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孕前应多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鱼类、小米、大白菜、羊肉、鸡肉、牡蛎等。
碘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组成成分,甲状腺激素有调节能量代谢和促进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作用,有助于胎儿生长发育。我国营养学会建议碘的摄入量为每日175微克,平时烹饪时使用加碘食盐即可,以防止怀孕时碘缺乏。
叶酸 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能降低中风、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的发病率,还能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叶酸有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怀孕期间,准妈妈每天至少需要补充叶酸0.4毫克。如果前一胎生过畸形的孩子,再次怀孕前可多补充一些叶酸,每日可达0.8毫克。可以服用药店出售的叶酸补充剂;还可以通过食用富含叶酸的食物来补充,如坚果、豆类、柑橘、谷类、深绿叶蔬菜(菠菜和甘蓝)等。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如果服用过多的叶酸,过量部分就会排出体外。对某些女性而言,叶酸过量会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症,如素食者就会出现这种疾病。
碳水
化合物 葡萄糖是胎儿代谢的必需物质,多用于胎儿呼吸。五碳糖可被用来合成核酸,是胎盘蛋白质合成的物质。因此,女性孕前应多吃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
脂肪 胎儿体内的脂肪可占其体重的5%~15%,脂质是脑及神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女性孕前应多吃富含脂类的食物。
热量 女性怀孕期间因为胎儿、胎盘的不断生长,自身体重的不断增加,母体基础代谢的不断增高,需要增加约8万千卡的热量。产科专家建议,孕妇在怀孕早期每天应增加150千卡左右的热量,在怀孕中期和后期每天应增加350千卡左右的热量。因此,女性孕前要吃含热量高的食物,为孕期做准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