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
为什么这位心理学家为忧郁症病人开出了如此简单特别的处方呢?是他随便乱说吗?不是。这是他在运用人生哲学来治疗人的生理上的疾病。他向人们证明了,治疗一个人生理上的疾病,必须先治疗心理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和创伤,只有人精神上放松了,卸掉了压在心头上的沉重包袱,才能进一步解除人的生理上的疾苦。心理上的病与生理上的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彼此影响,有时心理上的病比生理上的病表现得更痛苦,更难以治疗和恢复。我国有句老话,叫做“心头之恨不除,永无宁日”,意思也与此相通,治病先治心,除病先除根。所以他要求患者去为别人做善事,通过付出,帮助他人,使得自己心情快乐,在善意的熏陶下促使心理走向健康。
8.提高人生的幸福指数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分析:行善可使人产生良好感觉,在脑显像测试中,测试表明行善动机会伴有兴奋神经元的激活。
俄勒冈大学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公布的研究结果称找到了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研究人员说,当一个人准备捐钱时,大脑的一部分伏隔核神经元开始持续发放对捐赠感到愉快的神经冲动。
日行一善,会使得同事间互相帮助,形成和谐工作环境;夫妻间懂得理解包容,实现夫唱妇随的美满婚姻;人与人之间交往,懂得感恩,懂得谦让;内心充满善念,会让我们朝积极的方向去畅想努力,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美满。做善事的过程提高了人性格局,升华了心灵空间,能够破谜开悟,离苦得乐。从而提高自己的人生幸福指数,引导我们获得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幸福。这是走向人生幸福的方便法门,是提高幸福指数的最简单方法。
9.是正确的祈福方法祈福其实就是向内心求(向自己求)。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方寸就是指内心,只有提高心性,改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语言、行为,把日行一善真正落实在工作生活中,才会改变你的人生、事业。
10.拥有美好的心灵在做某种决定的时候,如果优先考虑对自己有利,那么判断就会失误,结果走向错误的方向。人往往偏向考虑自身的利益,忘却对对方的同情,突出一个“我”字。这样就不可能得到周围人们的协助,工作就无法顺利开展。
某位哲学家说过:在人的内心中,同居着“善良之心”和“邪恶之心”。所谓“善良之心”,就是充满同情和爱,是一颗关爱客人、伙伴、他人的“利他之心”。
而所谓“邪恶之心”,就是“只要自己好就行”,充满自私的“利己之心”。
我们必须作出努力,增加自己内心的“善良之心”,减少“邪恶之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