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天上狼烟:一位抗战老兵、王牌飞行员的生死传奇
0.00    
  • ISBN:
    9787532949755
  • 作      者:
    尹世林,张中海著
  • 出 版 社 :
    山东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05
收藏
作者简介
  尹世林,山东省作协文学创作室副主任。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短篇小说集《野水》,中篇小说集《长夜洞箫》,长篇纪实文学《铁血之旅》、《太阳灼伤的土地》、《幸福的荒漠》、《闯荡南非》等。数度获省级文学奖。
  
  张中海 著名诗人,中国作协会员。
展开
内容介绍
  王延洲,中共党员。在中美空军混合团,有王牌飞行员称号。1946年驾机起义,抗美援朝战争中,分别击落击伤美军F-86飞机各一架。本部作品反映中国空军抗战史和他在对日空战中牺牲了的战友的英雄事迹,以及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的战绩以及新中国空军的创建发展史。
展开
精彩书摘
  《天上狼烟 一位抗战老兵、王牌飞行员的生死传奇》:
  在王延洲看来,这位学友完全是按照教程里的要求,出枪十分利索。随着一记清脆的枪声,跑在前面的那个日寇骑兵,已应声栽下马来。
  这漂亮的一枪,让王延洲心里十分羡慕。
  阵地上一片欢呼,剩下的两个日本兵勒住缰绳调转马头迅速逃走了。大家猜测,这可能是日军派出来的侦察兵,来我方阵地上探听虚实。另一个可能就是,在平时的交往中,日方总是蛮横无理,瞧不起中国军队,经常故意做出些荒唐透顶的挑衅行动。这几个旁若无人的家伙,可能就是如此。
  学兵们说,这几个野蛮东西,真是太狂妄啦!他们冲到阵地上来,是向中国军队叫板,炫耀他们的“武士道”吗?在指挥官的允许下,几个学生兵迅速跳出战壕,把那个鬼子兵的尸体拖回来。那鬼子尸体满身泥水,脸上血肉模糊。这是王延洲第一次面对枪下暴死的侵略者——许多的战场行动,他都是第一次经历。
  经过这次小小的冲突,他奇怪地发现,枪声响过之后,积在心里的那股寒意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身上也不再不由自主地战栗了。
  日军小股骑兵的出动,仅仅是个信号——更为残酷的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
  随后的几天,二十九军防线上,时疾时缓,双方展开了拉锯般的战斗。旅长何基沣是力主抵抗的杰出将领,全旅官兵慷慨誓言,面对日寇,绝不退后半步,誓与卢沟桥共存亡。最为激烈的平汉铁路桥附近的战斗,在反复的阵地争夺中,双方展开了白刃战。二十九军的战士们,又一次挥舞起了大刀——几年前的喜峰口战斗中,赵登禹和何基沣率领的二十九军的大刀队,曾使日寇闻风丧胆。
  二十九军的大刀,三尺长、七斤重,镔铁打造,将士们人手一把。平时训练中刀法是重要一项,这种刀法非常简练实用。令日军十分害怕的一招就是,如果挺枪刺向对方,对方大刀磕开枪刺的同时,顺势反腕一滑,你的手腕就很难保住了。
  一些有过此种经历的日本军人说:如在战场上打败,宁愿被枪弹打死,也不愿死在中国人的大刀之下。
  他们说,死在对手刀下的人,“死后无脸面去见天皇”。
  著名作曲家麦新,被喜峰口二十九军大刀队的血战事迹深深感动,挥笔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战歌:《大刀进行曲》。此后,在漫长的抗战岁月中,这首二十九军的战歌唱响全国,一直鼓舞激励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战斗激情。
  吉星文团长就出身于二十九军的大刀队。现在,他亲临卢沟桥阵地,和金振中营长指挥对日军的反击。头两天的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日军的炮火很猛烈,战士们躲在掩体中,等日军冲到近距离时才开火。这战法很有效,开头的几次战斗,狂妄的鬼子兵被打蒙了,伤亡不小却并未取得任何进展。
  三营的金振中营长,在喜峰口与日寇的大血战中,身上也曾两处负伤。这位勇猛的河南汉子,打起仗来总是奋不顾身。在11日开始的一场反击战中,在追击日军逃兵时,他左小腿被手雷炸断,随后,又一颗子弹飞来,从他的左耳边击入,又从右耳下方穿出,被抬下火线,随后被送进保定的医院救治。
  伤号们在长辛店车站短暂逗留时,许多记者包围了担架上的金营长,急切地询问卢沟桥战场的情况。
  金振中营长忍着伤痛,尽力做了回答。
  在保定的医院里,得到消息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市民,纷纷赶到病房表示慰问。慰问品和鲜花摆满了房间。中共高层得知消息后,也特别派人赶到保定给予抚恤慰问。后来,金振中伤愈后重返部队,又多次参加了对日寇的大规模作战。
  在喜峰口曾与日寇拼过大刀的吉星文团长,率领全团在卢沟桥阵地上坚守了二十多天,历经数战,毙敌干余,将日寇阻于防线之外。在夺取卢沟铁桥的反击战中,双方多次展开了肉搏战。喜峰口战役之后,日军士兵再次品尝到二十九军大刀的滋味。
  自7日夜战斗打响以来,日军在战场上没有讨到任何便宜,就不断对中方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要求,其目的就是于打打谈谈中争取时间,继续悄悄地增调兵力,准备发起更大的军事行动。
  二十九军军方本来认为,南苑防线是敌方部署较为薄弱的区域,所以由缺少战斗经验的学兵团协助防守。
  这种情况在7月27日这天改变了。
  这天清晨,南苑防线学兵团阵地上,前方天幕上忽然出现了日军的战机,每组编成三、六、九架不等,飞到阵地上空,渐渐降低高度,然后开始俯冲扫射投弹,阵地上霎时弹片横飞硝烟迷漫,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学兵们一时有些慌乱。指挥官命令大家就地卧倒藏身,等待敌人即将发起的陆地进攻。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血祭卢沟桥
十七岁学兵参战,亲历抗战第一枪
“战壕里时间,比课桌上难熬!”
不成文的约定,战场上不说“再见”
卢沟留念,用树枝剜出伤口子弹
佟麟阁将军血染沙场
蒋介石庐山宣言:“和平既然无望,只有抗战到底!”

第二章 艰难的征程
冀中河间:难忘日寇飞贼狞笑
乡间小镇的激情之夜
“剥皮抽筋、逃兵必杀”,开小差只为考黄埔
风陵渡上的悲冷之音
黄埔第一课:从立正、稍息开始
值星官知禁开禁,自罚禁闭
生死善恶,神秘老者山阴论道
烽火乡音:渊子崖村血战

第三章 沉重的翅膀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同归于尽”
九州上空爆响“心灵炸弹”
航校学飞:沙里淘金
“军情紧迫,飞行窘迫”
赴美训练:波诡云谲太平洋

第四章 “正义之剑”
日飞贼狂言:对华空战像“空中游览”
台湾日军机场落下俄罗斯“黑面包”
“轰炸王”覆灭记——佛祖不佑魔鬼
库利申科,共同浴血的兄弟

第五章 “飞虎”冲天
缅北丛林吹来德克萨斯风
“揍这些狗娘养的——像打野鸭子一样!”
日机空投战书,“飞虎”“零式”长空比翼

第六章 空中“野马”(上)
飞行插曲:异国女郎的浪漫情怀
回国迷航,山林深处樵夫搭救
掉队“撞好运”,七日寇座机灰飞烟灭
飞越驼峰——“死亡航线”飞成英雄航线
“喜马拉雅,我向您致敬!”

第七章 空中“野马”(下)
灯火阑珊处:飞行员妻子的生离死别
战时情缘,英雄美女千里相会
战地乡友会:五万奖金捐助流亡学生
“王牌飞行员”实至名归;九州上空降下“小男孩”
烽火八年起芦沟,一纸降书落芷江
大“劫收”——“胜利的灾难”
天意难违,一次改变人生航向的飞行

第八章 “天上开荒”
阴差阳错,飞行迷航迫降武大郎村
“马走日,象走田”——与邓小平对弈十有九输
刘善本:“……前面就是延安!”
侠女施剑翘亮身上海滩
“梦里不知身是客”
“空战英雄”从头再来
东北老航校:“数九寒冬两头汗”
开国大典:天安门上空接受祖国检阅

第九章 离乱情缘
众里寻“她”千百度
有情无缘,从生死相依到形同陌路
再入情网:相见时难别亦难
赴朝参战前,陈毅送来瑞士表

第十章 长空大搏杀
五十六处弹伤的“空中坦克”
美军战术研究:原来“共军无战术”
一战窜红的“魔鬼13”
美空军抱怨对手:“他们在空中玩命!”
非常蜜月:“最忙的事情就是忙分手”
周恩来:“你就是驾机到解放区的王延洲?”

第十一章 英雄末路
空中斗士爬墙掏麻雀
挑来选去:反面教员“非君莫属”
牢狱之灾: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雨夜蜷曲卡车底,回乡的路是多么漫长

第十二章 芦沟晓月
真相大白,夕阳远山耀眼明
抗战庆典,二战老兵为国家贵宾
旧时美人昔日英雄相约黄海之滨
尾声风云流散旧硝烟(王延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