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你就吃亏了:做生意不可不知的致富门道》:
受挫的生意人
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
——达尔文对一个生意人尤其是一个创业者来说,谁都有对未来的美丽向往,可并非所有人都能实现梦想。可以这么说,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狂潮里,多数的生意人其实正挣扎在梦想破灭的路途中。
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尤其是低端产业,这一点王林就深有体会。他在一个三线城市的商业广场里租了一间门店做生意,每平方米租金200元,50平方米左右,一年光租金就要12万,加上人工和管理费等费用,一个月下来,至少要两万的固定费用,再加上装修、进货和员工培训等,算下来的话,一天的营业额必须在2000元才能保本,一年的营业额要在80万才能赢利。这如果是在过去,没有电子商务和那些高房价、高教育的开支,没有这几年急速开发的商业地产,赢利就不是太困难的事。可是现在,整个经济大环境不好,再加上自己经营得一般,生意一直不温不火、不好不坏,王林作为一个本钱不多的小生意人。在坚持了一年后也不得不打起了退堂鼓。
王林以前在一家不错的国企公司上班,一年收入至少10万元,自从做生意后,除去所有的开销,加上自己平时零花,一年算下来,起早贪黑最后手里才剩下5万多元。王林怎么算怎么不合适,亏了5万工资不说,每天早出晚归的,甚至连创业的十几万都没挣出来,于是他一狠心便把店转了出去,最后算了算,加上前期的损失,这一年下来等于是白干。
创业之路充满艰辛,王林其实就是当今很多小生意人的缩影。看看我们身边那些正在创业或者做生意的人,很多都是给老板打工,只是略微有些赢利。生意人感慨生意难做。尤其是那些没什么竞争和资源优势的生意人更加惆怅,这不光是因为网购稀释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还有商业地产的爆发式开发,就拿一个三线城市来说,乐购商圈、万达商圈、华润商圈等,常常是大型购物商圈集体扎堆,这些过度开发的商圈,使得生意越来越难做。试想,同等的消费规模、消费人口,在人工费用和房租拼命上涨的同时,资源却在不停压缩,市场份额也不断缩小,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能做到保本就等于是赚到了。
当然,还有其他致命的因素,尤其是网络化、信息化后,产品透明化了,那些数码产品、服装,甚至餐饮业,价格都公开透明化了,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在过去信息不透明的时代,随便摆个摊位,卖个MP3都能赚上百元,而现在这种情况几乎为零,尤其是那些没有技术、知识、资源优势的生意人和小商家,他们必然会倒下,就算不倒,最多也只是为自己挣了份打工的工资。
经济浪潮瞬息万变,有人瞬间被淹没,但依然有人能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利润滚滚,这是什么原因呢?没有不想把生意做大的创业者,也没有不想赚更多钱的生意人。付出与回报严重不成比例,不是因为生意人的消极怠工,而是因为不懂得博弈策略,没有应对市场变化的头脑。达尔文说过:“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所以,做生意能不能赚钱主要还是看自己的能力。跳入激流中,你有没有能力在怒潮中搏击,有没有能力看到即将到来的大浪,你是被浪拍倒,还是能够乘着它跳到更高处?
生意场是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其中的人心交织、尔虞我诈、刀光剑影,只有身处其中的生意人才能体会得更加深刻。生意场中的博弈每天都在上演,选择在哪里开店,选址是一场博弈;开展一项客户调查,寻找客户是一场博弈;该和谁合作,谈判是一场博弈;把管理搞上去,协调和员工的关系是一场博弈;把商品推销出去,销售策略是一场博弈;拓展业务,更是在和你的客户及竞争对手博弈……
可以这样说,做生意就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博弈过程。
博弈意味着通过选择合适的策略来达到满意的结果。所以,每一个生意人都要懂得一些博弈策略,以便在变幻莫测的商战中站稳脚跟。要知道,真正的商战并不像电影里演得那样,不是亿万资金交给你,让你跟生死仇家拼得山河易色;也不是成千上万的员工跟着你,你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更不是对手就摆在你眼前,你把产品做上去,价格降下来,销路马上就来了……
对普通的生意人和创业者来说,真正的商战是一场静悄悄的博弈,像黑暗里教父的阴谋与盘算,具体到你该怎么打败街对面跟你一样开火锅店的小老板,怎样处理跟管理机关的关系等,正是这些看似鸡零狗碎的事情,让90%的创业者都倒在了前进的路上。而懂得生意场中的博弈策略,就像在商战的迷雾中提着一盏灯,带着你大胆地走向前方,让你像个勇士那样去战斗。如果那个受挫的生意人正是你,那么,请不要灰心,博弈论会帮你走出困境,在激烈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