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女雕刻家
0.00    
  • ISBN:
    9787544278317
  • 作      者:
    (英)米涅·渥特丝著
  • 出 版 社 :
    南海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5.08
收藏
编辑推荐
  

     ★英国推理小说女王米涅·渥特丝最受赞誉之作。
       ★31种文字风靡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
       ★真相的范畴狭小而明确,然而错误却无边无际。也许一个环节的失误就会导致与真相的擦肩而过。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米涅·渥特丝,英国著名作家。1992年处女作《冰屋》出版,震惊英伦,获英国推理作家协会新作奖约翰·克雷西奖。1993年《女雕刻家》出版,一举夺得被誉为“推理小说中的奥斯卡奖”的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爱伦·坡奖和国际推理小说读者协会麦卡维帝奖。1994年,《毒舌钩》摘得英国推理作家协会推理小说奖金匕首奖。三年包揽象征全球推理悬疑小说荣誉的三项大奖,创造了后世作家难以逾越的奇迹,被誉为继阿加莎·克里斯蒂之后最当之无愧的“推理小说女王”。
展开
内容介绍
罗莎琳其实不知道监狱的高墙后有什么在等她。为写出新书,罗莎琳决定去采访奥丽芙。六年前,奥丽芙承认杀害并肢解了母亲和妹妹,她由此被判二十五年监禁。监狱里,她的绰号叫“女雕刻家”。经过长谈,罗莎琳确信奥丽芙隐瞒了部分真相,尤其是几处关键证据。她究竟想保护谁?又是为了什么?只有一件事确定无疑:见到奥丽芙的那一天,注定改变罗莎琳的一生。
展开
精彩书评

★渥特丝的卓越之处,在于对其笔下人物的心理刻画复杂却全然令人信服,还能真正进入某些令人不安的人物的内心世界。
——镜报(英国)

★一个能令人获得深层愉悦感的强大故事。
——泰晤士报(英国)

★渥特丝以此奠定了她入选伟大悬疑小说作家的崇高地位。
——书单杂志(美国)

★扣人心弦的悬疑大作,渥特丝高超的叙述将带领你饱读诗书,直至茫茫黑夜。
——先驱太阳报(澳大利亚)

★《女雕刻家》书里充满了仇恨与无知,而无知才是最恐怖的一节,我们无知无感地伤害人,而被害亦无知地被伤害了,并觉理所当然。而渥特丝在书中揭发这样的事实,依赖他人救赎,亦如依赖他人给爱,皆如水中之月,有时显,有时不。而正因此,渥特丝也稍稍跳脱出推理小说的框框,意图在写实中逼出一些反省,不论是个人或社会的。
——张家瑜(香港著名作家)

★渥特丝的小说跟一般的大众文学畅销书不一样,是那种很严肃、很有洞察力的新型侦探小说。
——何亮亮(凤凰卫视评论员)

展开
精彩书摘
  《女雕刻家(2015版)》:
  看着她靠近,人们都会厌恶得不寒而栗。她外貌怪异,痴肥臃肿,从硕大的躯体中冒出来的四肢和头部看起来有点畸形,小得不成比例,像是事后才补上去的。污秽的金发又湿又稀地黏附在头皮上,腋窝处有片黑色的汗渍。显然,她走起路来很费力。她拖着脚掌缓步而行,肥胖的大腿使她的双腿往外张开,站都站不稳。
  她的动作无论多细微,都会移动肌肉的重心,使她的衣服绷得几乎要进裂。她身上似乎无一可取之处。就连她那深蓝色的眼睛,也被堆满油脂而又斑痕点点的惨白眼睑给覆盖得几乎无法辨识。
  离奇的是,事隔多年,她仍然能令人侧目。每天都能见到她的人看着她行经走廊时,都像是初开眼界一般。他们为什么会看得瞠目结舌?只是因为一个身高五英尺十英寸、体重超过三百六十磅的肥胖妇女的身材?还是她的昭彰恶名?抑或是厌恶?没有人露出笑容,大部分人都表情木然地看着她走过,担心或许会引起她的注意。她把自己的母亲和妹妹碎尸万段,然后在厨房地板上把那些碎块重新拼成血肉模糊的抽象图案。见过她的人很少能忘掉这一点。在法庭内旁听她被判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公众,对骇人听闻的案情和她庞大的身躯都印象深刻。除了案件本身令人瞩目外,她自诉有罪并拒绝答辩,也使她显得与众不同。
  她在监狱内被取了个绰号:女雕刻家。她本名叫奥莉芙·马丁。
  罗莎琳·蕾伊在会客室门口等候,她的舌头在口腔内侧抹着圈。她觉得浑身不自在,仿佛奥莉芙的邪灵已经悄然逼近并碰触到她了。我的天哪,她暗暗想着,快熬不下去了。这种思绪使她如临大敌。当然,她已别无选择。到监狱会客,狱门已把她锁住,锁得和囚禁罪犯一样牢固。她用颤抖的手按住不由自主地抽搐的大腿。她那只空空洞洞的公文包像在高声嘲笑她太过草率,以为与奥莉芙交谈能和与其他人交谈一样;除了公文包,她什么都没带,显然,她对这次会面准备不周。她万万没有料到,恐惧感会使自己茫无头绪。
  “丽兹·波登拿了把斧头,砍了她母亲四十下。
  她看了看自己干的事儿,又砍了她父亲四十一下。”这首童谣在她脑中回荡,无休无止、麻木不仁地一再重复,“奥莉芙·马丁拿了把斧头,砍了她母亲四十下。她看了看自己干的事儿,又砍了她妹妹四十一下……”罗莎迎上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你好,奥莉芙。我叫罗莎琳·蕾伊,总算能和你见面了。”她伸出手,与对方热络地握着,或许是希望借此表现自己毫无成见,向她示好,以掩饰心头的厌恶。奥莉芙只是象征性地握了握她的手,毫无反应的手指短暂地一拂而过。“谢谢你,”罗莎匆匆地对一旁监护的警卫说,“接下来由我处理。监狱长允许我们交谈一小时。”丽兹·波登拿了把斧头……告诉她,你已经改变主意了。奥莉芙·马丁拿了把斧头,砍了她母亲四十下……我熬不下去了!穿制服的女警卫耸耸肩。“好。”她把提在手中的一把焊接铁椅随手摆在地上,用椅子撑着膝盖维持平衡。“你会需要这个的。她一坐下去,里面的任何一把椅子都会被压垮。”女警卫友善地笑了笑。一个迷人的女人。“她去年上厕所时曾被卡在马桶座里,动用了四名壮汉才把她拖出来。你自己一定没办法把她拉出来。”罗莎笨手笨脚地将那把椅子拖到门口。她觉得情形有点不妙,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被迫投降敌营。而奥莉芙对她造成的威胁感远非那警卫所能比拟。“你会看到,我在这次面谈时使用录音机,”她正色说着,紧张兮兮地,也顾不得拐弯抹角,“监狱长已经答应了。我相信那是法令所允许的。”沉默半晌,警卫扬起一条眉毛。“我无所谓,想必已经有人征求过女雕刻家的同意了。如果有任何问题,例如,她强烈反对,”她伸出一根手指划过喉咙,然后敲敲门边的玻璃,警卫可隔着窗户清楚地看到房内,“你就敲窗户。当然,如果她让你敲的话。”她冷冷地笑了笑。“我希望你已经读过我们的规定了。你不能带东西进去给她,也不能带任何东西出来。
  她可以在会客室抽你的烟,但不能带回囚室内。未经监狱长同意,你不能传口信给她,也不能替她传话。
  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请教任何一名警卫。清楚了吗?”贱人!罗莎没好气地想着。“是的,谢谢你。”但是她感受到的当然不是愤怒,而是害怕,害怕与这个身上有股肥胖女人汗臭的畸形怪物关在这么个密闭空间里,而且对方那臃肿无比的脸还毫无表情。
  “好了。”那警卫离去时朝一个同事挤眉弄眼一番。罗莎瞪着她的背影。“进来吧,奥莉芙。”她故意选择离门口最远的椅子,那代表信任。她紧张得直想上洗手间。
  写那《女雕刻家(2015版)》的构想,起因于她经纪人的最后通牒。
  “你的出版商已经打算与你断绝关系了,罗莎。他的说辞是:‘我给她一个星期,找个有卖点的题材,如果找不出来,我就把她从往来名单中剔除。’虽然我很不愿意这么逼你,但我已经忍无可忍了。”艾丽丝的脸色缓和了些,她觉得指责罗莎就像拿自己的头撞砖墙一样,既痛苦又完全于事无补。她知道,自己是罗莎最好的朋友,也是唯一的朋友。艾丽丝有时这么想:罗莎在她自己身旁筑起藩篱,拒人于千里之外,只有最不屈不挠的人才不会被吓退。最近,大家几乎都懒得再对她嘘寒问暧了。艾丽丝暗自叹了口气,叮嘱道:“听着,亲爱的,你真的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你这样把自己封闭起来,闷在家里,真的很不健康。
  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上回的建议?”罗莎根本充耳不闻。“对不起。”她低声说着,眼神慌乱、茫然。她看出了艾丽丝脸上的怒容,于是逼自己专心聆听。艾丽丝又在说教了,罗莎想,这又是何苦?别人的关心真令人心烦,对她以及关心她的人而言都一样。
  “你给我推荐的那个精神科医生打电话了没有?”艾丽丝直率地质问。
  “没有,没这个必要。我没事。”她打量着那妆扮得洁白无瑕的容颜,十五年来这张面庞几乎没变。
  以前曾有人告诉艾丽丝·菲汀,说她长得很像《埃及艳后》中的伊丽莎白·泰勒。“一个星期太仓促了,”罗莎说道,意指她的出版商,“告诉他,要一个月。”P1-4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惠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